编辑:Nicole
去年暴涨125%,今年累跌56%!
游戏业务放缓、显卡滞销、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下行或已开始,英伟达 $NVDA 手握一大把利空,接下来的故事要怎么讲?
在周内举办的英伟达GTC全球AI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给出了答案:自动驾驶芯片。

在这届GTC大会上,除了备受市场关注的40系显卡外,英伟达还丢出“重磅炸弹”——雷神Thor,即自动驾驶芯片DRIVE Thor。
有媒体称该芯片“一夜改写自动驾驶格局”,究竟DRIVE Thor有多强?能助英伟达止住股价跌势吗?
一、Thor算力爆表!英伟达稳抓自动驾驶芯片大蓝海?
据英伟达CEO黄仁勋介绍,从基础数据来看自动驾驶芯片DRIVE Thor:
1、算力
- DRIVE Thor单颗算力高达2000 TOPS(同时浮点算力也达到2000 TFLOPS),直接代替了原计划于2024年量产的Atlan(算力约1000 TOPS),预计于2025年投入生产。据媒体比对,在算力上,Thor是特斯拉FSD芯片的14倍,是英伟达已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芯片Orin算力的8倍。

2、算力使用定位
- 据介绍,Thor既可以将其算力全部用于自动驾驶工作流,也可以分配使用,将一部分用于智能座舱AI和信息娱乐,一部分用于辅助驾驶。换句话说,Thor不仅仅是英伟达上一代自动驾驶芯片的升级版,同时还可以替代高通8155、8295等座舱芯片的工作。
回到现实中,目前英伟达的汽车部门业务还不是收入的重要贡献者。但从最新的Q2业绩来看,英伟达汽车部门业务显示出极强的增长势头。Q2该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59%,达2.2亿美元,打破了过去12个月的疲软态势。

英伟达此前也表示,二季度为汽车部门收入“拐点”。展望接下来的Q3和Q4,英伟达认为该部门将实现年度增长。机构Mobility Matters Research在SeekingAlpha撰文中表示,从2016年英伟达汽车相关的产品首次发布,到现在自动驾驶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英伟达的汽车业务似乎会在未来十年实现可观的增长。
从短期来看,该机构认为,英伟达与蔚来和小鹏汽车等公司的合作,有望推动其汽车部门收入继续走高,今年或成其汽车业务表现最佳年份,而汽车相关业务也有希望达成年收入10亿美元的数额。在该机构的测算场景中:
- 若英伟达在Q3和Q4实现汽车部门业务收入环比12%的涨幅,则该部门全年的收入将达到8.8亿美元,同比增长55%;
- 同一口径下,若环比涨幅为15%,年收入将达到9亿美元;环比涨幅约28%时,英伟达将实现汽车部门10亿美元的年收入。

Mobility Matters Research还援引了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将以约40%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20年的760亿美元上升至2030年的21000亿美元。Precedence Research则预测自动驾驶市场将从2021年的94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9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
机构同样预计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将出现大幅增长:预测将从2019年的约11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近500亿美元,其中L3级定制的半导体将出现近60%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约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L2级仍然占比最高。

二、超强算力出击!能助英伟达收住跌势吗?
虽然英伟达新品吸足了市场的眼光,但不可忽视的是,英伟达仍然面临显卡滞销、游戏业务收窄等问题的考验。在新品发布会前,英伟达遭到一众大行下调目标价。瑞穗上周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25美元降至205美元,维持“买入”评级。不过也有木头姐趁机大举增持逾40万股。
评级网站TipRanks数据显示,当前华尔街分析师共有32个评级覆盖英伟达,其中包括23个买入评级和9个持有评级,平均目标价为206.39美元,较其最新收盘价仍有56.64%的潜在上涨空间。从分析师的评级及目标价可以看出,目前华尔街对英伟达仍有一定信心。

投资干货攻略如下
投资者看好或看空英伟达,除了买卖正股之外,市场还有个股杠杆ETF标的可供参考。同时考虑到花期此前预言半导体行业进入10年来最糟低迷期,关注英伟达的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下行业ETF的走势。
1、英伟达杠杆ETF标的
1.25倍做空英伟达ETF $NVDS
名称:Investment Managers Series Trust II AXS 1.25X NVDA Bear Daily ETF

2、半导体行业ETF
(英伟达为这两只ETF追踪指数的第三大重仓股)

小提示:若参与杠杆ETF投资,投资者需注意ETF杠杆损耗,一般是杠杆损耗和期限结构损耗,更多详情戳看:1、 什么是杠杆ETF,有哪些主要风险? 2、参与杠杆ETF投资要注意哪些风险?一文读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