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和强劲消费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美股科技巨头开启“黄金时代”,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双双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而芯片巨头英伟达正朝着5万亿美元的里程碑稳步迈进。
美东时间10月28日周二,苹果股价周二小幅上涨,盘中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收盘时回落至3.99万亿美元,成为继英伟达和微软之后第三家触及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这是苹果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
与此同时,微软股价上涨2%,市值稳稳站上4.03万亿美元。这一增长的直接催化剂是OpenAI达成的一项重大重组协议,该协议使其持有的OpenAI股份价值飙升。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的重组使其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微软的持股比例为27%,对应价值约1350亿美元。
作为人工智能热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的增长势头更为迅猛。在宣布一系列新交易后,其股价周二上涨5%,市值一度突破4.9万亿美元,当日收于4.88万亿美元。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狂欢发生在财报即将公布之际。本周,“科技七巨头”中微软、谷歌、Meta、苹果、亚马逊将密集发布财报。
微软:OpenAI重组助推,AI商业化进入快车道
微软市值的再度腾飞,核心驱动力源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和商业化变现。最新达成的OpenAI重组协议,是推动其股价冲破4万亿美元关口的关键一步。
根据协议,OpenAI完成了一项期待已久的重组,成立了一个名为“OpenAI Group”的营利性实体,为其未来可能的IPO铺平道路。作为OpenAI最大的单一股东,微软持有新实体27%的股份。
这一安排不仅使微软自2019年以来累计137.5亿美元的投资获得了近十倍的账面回报,更重要的是,它确保了微软在未来可以持续获得OpenAI的尖端技术。
尽管根据新协议,微软放弃了作为OpenAI独家云供应商的权利,但据媒体援引一位熟悉微软立场的人士表示,公司为股东“谈判达成了一项极好的交易”,既创造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也为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关键保证。
协议规定,微软将有权使用OpenAI的模型直至2032年,并且OpenAI承诺将在微软的Azure云服务上投入2500亿美元。这巩固了Azure作为人工智能开发首选平台的地位,持续为微软带来强劲的云服务收入。
苹果:新款iPhone热销,扭转市场预期
与微软和英伟达依赖人工智能叙事不同,苹果此次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更多是依靠其强大的硬件生态系统和超出预期的消费需求。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在美国和中国的首发10天销量同比增长了14%。Evercore ISI的分析师也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的调查显示,这可能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iPhone更新周期”,指出基础款iPhone 17的交付周期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此外,新款的超薄iPhone Air也在中国市场发售后数分钟内售罄。
强劲的销售表现扭转了此前部分华尔街分析师对苹果的悲观情绪。
由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相对落后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2025年的股价表现一度不及其他科技巨头。但近几个月来,多位分析师上调了苹果的股票评级。同时,一些外部因素也对苹果构成利好,例如联邦法官裁定谷歌可以继续向苹果支付数十亿美元以作为iPhone的默认搜索引擎,以及在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期间,大部分苹果产品被豁免了关税。
英伟达:交易频频,向5万亿美元市值迈进
作为本轮人工智能革命的“军火商”,英伟达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5万亿美元市值迈进。其股价的持续上涨得益于一系列新公布的重磅合作。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宣布将与制药公司Eli Lilly合作,共同打造制药行业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以加速新药发现。此外,公司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在华盛顿举行的全球技术大会上发布了名为NVQLink的新技术,他将其比作连接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超级计算机的“罗塞塔石碑”。
同时,英伟达还宣布将向电信公司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交易完成后将持有诺基亚2.9%的股份。
这些密集的交易公告,进一步巩固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并持续拓展其技术的应用边界。
英伟达2025年迄今已上涨50%,远超苹果的7.5%、Alphabet的42%和Meta的28%。标普500指数同期上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