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纪要】特斯拉 (TSLA.US)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

2025-10-23 09:10 市场资讯

(来源:Gangtise投研)

一、第三季度财务与运营表现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包括交付量、部署量、总营收、能源业务毛利润、能源利润率及自由现金流。财务与运营亮点具体如下:

交付与区域增长交付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区域强劲表现,其中大中华区环比增长33%,亚太地区增长29%,北美增长28%,欧洲、中东及非洲(AMIA)增长25%Model Y为交付主力,2025年“Model Y之年”战略持续落地,先后推出长续航版、高性能版及标准版,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市

财务指标汽车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9%,与交付量增长一致;剔除监管积分后,汽车毛利率从15%微升至15.4%,主要得益于材料成本优化及高产能下的固定成本分摊。能源存储业务实现创纪录的部署量、毛利润及利润率。自由现金流达40亿美元,现金及投资总额超410亿美元

成本与支出运营费用环比上升,主要因重组成本、法律费用及股东会议筹备支出,同时研发人员基于AI项目的绩效股权奖励增加,相关支出未来将持续增长。关税对汽车和能源业务合计影响超4亿美元,两者各占约2亿美元

二、AI与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特斯拉强调其在“现实世界AI”领域的优势,认为当前车载AI智能密度行业第一,且FSD与Robotaxi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本质”。具体进展包括:

FSD技术落地:FSDV14已在美国开放用户自主升级,用户反馈“极为惊艳”。付

费FSD用户占当前fleet的12%,渗透率仍较低;同时正与中国、欧洲监管机构沟通,推动FSD在当地落地。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针对Hardware3硬件的FSDV14Lite版本。

Robotaxi商业化:已在奥斯汀和旧金山湾区运营Robotaxi,奥斯汀覆盖区域自上线以来已扩展三次。截至Q3,奥斯汀无安全员车队累计行驶超25万英里,旧金山湾区(带安全员)累计超100万英里,用户反馈良好且无重大事故。

未来规划:计划2025年底前在奥斯汀部分区域移除安全员,并扩展至8-10个metro区域(如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具体取决于监管审批。

三、能源存储业务情况

能源存储业务为特斯拉战略重点,Q3延续增长势头,同时面临关税与竞争压力:

产品与技术迭代:发布Megapack3及Megablock产品,Megapack4处于研发中,计划集成变电站功能,输出电压达35kV,将显著降低部署对外部变电站的依赖。

需求与市场:Megapack和Powerwall需求持续强劲,订单已排至2026年。AI与数据中心领域需求激增,超大规模企业及公用事业客户认可Megapack在电网稳定性和容量缓解上的价值。美国住宅太阳能需求因政策刺激增长,公司计划2026年上半年推出新太阳能租赁产品,并在布法罗工厂生产住宅太阳能面板,2026年一季度开始交付。

挑战与应对:关税对能源存储业务影响显著(Q3约2亿美元),主要因当前供应依赖中国;上海超级工厂产能爬坡后,将供应非美国市场以规避关税。

四、Optimus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挑战

Optimus被视为“潜在史上最大产品”,但研发与量产面临多重瓶颈:

技术难点:手部与前臂的灵巧性是核心挑战,其机电复杂度超过机器人其他部分总和,需实现类人手指自由度、前臂驱动及触觉反馈。

量产与供应链:目标年产100万台以上,但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不存在,需深度垂直整合,自研核心部件(如执行器)。

时间表:OptimusV3计划2026年一季度发布,同期推出量产意向原型机;2026年底启动生产,长期目标产能对标汽车甚至更高。

五、AI芯片研发进展(AI5)

AI5芯片为特斯拉AI战略核心,性能与量产规划如下:

性能突破AI5由特斯拉自主设计,部分指标较AI4提升40倍,删除 legacy G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专注于现实世界AI任务需求,硬件设计与软件痛点深度协同3638

量产与供应链由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和三星(得州工厂)共同生产,目标“芯片供应过剩”,以满足汽车、机器人及数据中心需求39AI4当前用于数据中心训练(与英伟达硬件协同),AI5将进一步提升车载及机器人实时推理能力

六、车辆生产扩张与车型战略

基于无监FSD落地信心,特斯拉加速产能扩张与车型创新:

产能规划现有产能逐步向300万台/年目标推进,供应链同步扩张

新车型CyberCab( Robotaxi专用车型)2026年二季度投产,无方向盘和踏板,优化每英里运营成本Semi卡车工厂设备安装中,验证车队已路测,2026年一季度启动生产,下半年实现量产

技术下放FSD V14 Lite版本计划2026年二季度适配Hardware 3车型,提升老用户体验

七、摘选Q&A(AI整理)

Q1: Robotaxi的最新运营指标如何,包括车队规模、累计行驶里程、完成订单量、干预率,以及安全司机何时将被移除?阻碍无监督FSD向客户车辆部署的障碍是什么?

A1: 特斯拉预计年底前在奥斯汀至少部分区域实现无安全司机运营,目前奥斯汀无安全司机运营的Robotaxi已累计行驶超过25万英里,旧金山湾区因监管要求仍配备安全司机,累计行驶超100万英里,客户反馈积极且无显著问题。计划年底前将Robotaxi运营扩展至8-10个 metro 地区,包括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具体取决于监管批准。阻碍无监督FSD部署的主要障碍是出于安全谨慎考虑,特斯拉采取“偏执”的部署策略,避免任何事故引发全球关注,需逐步验证技术稳定性。

Q2: Megapack、Powerwall、太阳能等储能系统的当前需求及积压情况如何?在当前AI热潮下,特斯拉是否计划为其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电力支持?

A2: 储能系统需求强劲,Megapack和Powerwall的需求已排至明年,Megablock产品获得客户积极反馈并将于明年从休斯顿开始发货。AI和数据中心应用对储能的需求显著增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公用事业公司认可Megapack在提升可靠性和缓解电网约束方面的作用。美国住宅太阳能需求因政策变化激增,预计2026年上半年将推出新太阳能租赁产品,布法罗工厂已开始生产具有行业领先美学和性能的住宅太阳能板,计划明年Q1向客户发货。

Q3: 将Optimus推向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包括应用控制软件、工程硬件、通用移动模型训练、特定任务模型训练、语音模型训练、制造实施及供应链建立等方面?

A3: Optimus推向市场面临多重挑战:硬件方面,手部和前臂的机电工程难度极大,需开发类人灵巧手,其复杂度超过机器人其他部分,涉及手指自由度、肌肉强度模拟等精细设计;软件方面,需整合现实世界AI以实现通用任务处理;制造与供应链方面,缺乏现有供应链,需深度垂直整合并内部生产部件,目标年产百万级Optimus,制造挑战远超现有汽车或计算机产业。

Q4: 请更新关于泰勒三星165亿美元芯片交易的情况。考虑到半导体对特斯拉AI驱动未来的自主性至关重要,为何有信心三星能按特斯拉时间表交付AI6芯片,并在良率和成本上优于台积电?

A4: 首先需澄清,特斯拉当前重点是AI-5芯片,而非AI6,计划由台积电和三星共同初期制造AI-5。三星为特斯拉制造AI-4计算机表现出色,AI-5设计经特斯拉团队深度优化,删除传统G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等冗余模块,实现 radical simplicity,预计性能每瓦提升2-3倍,性能每美元提升约10倍。选择双供应商旨在确保产能,过剩AI-5芯片可用于数据中心,特斯拉芯片设计因仅服务自身需求,能简化复杂度并优化性能。

Q5: 为何不通过提供同等激励措施鼓励Hardware 3用户换购新车,而非替换为Hardware ?

A5: 特斯拉未完全放弃Hardware 3,过去一年已提供FSD转移至新车的选项及促销活动,如FSD用户可获优惠利率。当前优先解决自动驾驶问题,计划V14完成后推出V14 Lite版本适配Hardware 3,预计明年Q2发布。Elon Musk个人日常通勤使用Hardware 3车辆并每日使用FSD,强调将照顾早期用户。

Q6: 何时能看到自动驾驶特斯拉半挂卡车?该技术是否可能替代火车?

A6: 特斯拉半挂卡车工厂建设按计划进行,已完成建筑并安装设备,验证车队已上路测试,计划今年底扩大生产,明年初开始在线生产,后半年实现量产。自动驾驶技术将首先应用于 passenger vehicles,随后扩展至半挂卡车,需积累半挂卡车数据。火车在长距离点对点运输中效率极高,自动驾驶半挂卡车更适合短途“最后一公里”运输,二者形成互补而非替代。

Q7: Elon提到在对无监督自主性有信心后将尽快扩大车辆生产。如何结合现有300万辆产能目标看待这一扩张?时间线如何?是否需要刺激需求,或为长期机会牺牲短期利润率?

A7: 特斯拉现有产能尚未达300万辆,但有望在24个月内(可能更短)实现年化300万辆产能,具体取决于供应链同步扩张。最大产能扩张将来自明年Q2开始生产的CyberCab,该车无方向盘和踏板,专为完全自动驾驶优化,以运营成本每英里最小化为设计目标。需求方面,无监督FSD将成为“杀手级应用”,用户可全程使用手机,预计需求强劲,无需牺牲利润率。

Q8: 特斯拉在“Master Plan 4”中聚焦将AI引入物理世界,并愿意进入新市场和新TAM。从增长前景看,如何定义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领域,以及AI应用的边界在哪里?

A8: 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内部创建,可视为“十几个初创公司的集合”,包括电池、储能、超级充电网络、芯片设计、AI软件等,均由内部团队从零开发。核心竞争力包括现实世界AI、卓越的机电工程能力及规模化生产能力,Optimus正是这些能力的集大成者,其规模化生产将成为“infinite money glitch”。特斯拉不设AI应用边界,通过持续内部创新拓展能力,如从汽车延伸至机器人和储能。

Q9: 特斯拉与XAI的AI努力在多大程度上互补,或仅是不同形式的AI?请为听众区分二者。

A9: 特斯拉与XAI的AI努力属不同形式且部分互补。XAI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如Grok模型,规模庞大(特斯拉AI模型约为其5%-10%),需大量计算资源,目标与Google Gemini、OpenAI ChatGPT竞争;特斯拉AI专注现实世界应用(车辆、机器人),模型需适配车载AI-4/AI-5计算机,智能密度(每GB智能)领先约一个数量级,强调实时决策和效率。互补方面,XAI的语音识别和生成技术可用于Optimus和车载交互。

Q10: 若奥斯汀已能移除安全司机,旧金山湾区的限制仅是监管问题,还是市场间学习过程?计划新增的8-10个市场中,决定配备安全司机或安全员是逐步开放市场的流程,还是仅因各市场监管要求?

A10: 旧金山湾区的限制不仅是监管,特斯拉自身也采取谨慎部署策略,即使无监管要求,新市场初期仍会配备安全司机以“偏执”确保安全,验证无1/10000的意外风险(如复杂路口挑战)。新增市场的安全司机部署是结合监管要求和内部谨慎流程,通常在新 metro 地区运营约3个月后,确认安全无虞再移除安全司机。

Q11: FSD 14与FSD 13感觉不同,且与奥斯汀Robotaxi版本也有差异。Robotaxi与向早期用户推送的版本是否采用不同开发路径?推送新版本时,重点是改善干预率还是增加功能(如停车、驾驶模式)及提升舒适性?

A11: Robotaxi与用户版本的算法和架构大部分相同,仅存在少量功能差异(如用户版本需支持停车选择)。FSD 14作为重大架构更新,开发优先级为安全第一,舒适性其次,初期版本可能“安全但卡顿”,计划14.2版本解决舒适性问题。当前重点不仅是降低干预率,更在于通过强化学习模拟器(Tesla Reality Simulator)和增加参数数量等方式,为AI添加推理能力,使车辆“感觉像活物”,AI-4已能实现此目标,AI-5将进一步提升。

Q12: 如何协调Optimus明年开始生产的时间线与当前供应链状态,以及手部灵巧性方面仍需大量工作的情况,在冻结硬件设计并扩大生产前是否还有较多工作?

A12: Optimus的硬件设计在生产启动后不会完全冻结,将持续迭代以解决制造中发现的问题。手部灵巧性方面,新设计的手已属“令人难以置信的工程成就”,计划明年Q1(2月或3月)展示生产意向原型。生产目标是建立百万级产线,年底前启动生产,产能爬坡需时间,因涉及约10000个独特部件,供应链需同步推进,但最终将实现百万级年产能,并逐步提升至千万级。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