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水单周净买入608亿港元环比骤增8成,狂买阿里巴巴-近250亿港元
- 阿里巴巴重磅!自研AI芯片消息传出,一周暴涨14%
- 外资热情势不可挡!大摩:超九成美国投资者愿加仓中国资产
- 药捷安康-B上市不到3个月飙升超13倍,市值逼近800亿大关
- 蔚来集团宣布完成总额达10亿美元的股权增发融资
一、一周大盘回顾(9.8-9.12)
A股方面,本周上证指数涨 1.52%,报 3870.6点 ;深证成指涨2.65%,报12924.13点 ;创业板指涨2.10%,报3020.42点;
港股方面,本周恒生指数涨幅3.82%,报26388.16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5.31%,报5989.27点;国企指数涨幅3.4%,报9364.94点;
美股方面,本周道琼斯指数涨幅0.95%,报45834.22点;纳斯达克指数涨幅2.03%,报22141.1点;标普500指数涨幅1.59%,报6584.29点。

北水单周净买入608亿港元环比骤增8成
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约608.22亿港元,环比上周骤增84%,并创先近5个月来单周流入新高。而与此相对的是,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7737.64亿港元,约占同期恒指成交额的49%,占比近几周连续走低。结合本周恒指再度走强,或表明其他资金对行情的推动作用正持续增加。
个股方面,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246.96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W32.12亿港元;信达生物11.15亿港元。大幅净卖出:快手-W17.38亿港元;泡泡玛特13.46亿港元;小米集团-W10.92亿港元;康方生物10.32亿港元。
点击查看详情:南向资金追踪|单周净买入608亿港元环比骤增8成,继续加仓阿里流出快手和泡泡玛特
二、市场热点回顾
阿里、百度自研AI芯片!股价齐齐引爆
百度集团-SW(9888.HK)周五盘中拉升大涨超12%,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阿里巴巴-W周内狂涨14.64%。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其AI模型,部分替代了英伟达生产的芯片。阿里巴巴推出更高效的Qwen3-Next人工智能模型,主打超高训练和推理性价比,总参数800亿仅激活30亿。此外,阿里定价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优先债券发行,约80%将被分配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南下资金昨日净买入港股189亿港元,已连续1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共计371亿港元。
生成式AI带来AI云市场的爆发
9月9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发布《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报告显示,生成式AI带来AI云市场的爆发,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2025年预计增长148%,到2030年将达1930亿元规模。报告还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AI云市场中,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火山引擎占比14.8%,华为云占比13.1%,腾讯控股旗下的腾信云占比7%,百度云占比6.1%,前五名总和超整个市场的75%。
外资热情势不可挡!大摩:超九成美国投资者愿加仓中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周四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正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他们重返中国市场的步伐才刚刚“开始”。大摩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超过90%的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这是自2021年初中国股市见顶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报特朗普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
《纽约时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讨论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措施,一旦成真,可能会颠覆美国制药业,波及从通用名药物到尖端疗法等各种药物的供应。报道指出,美国政府正研议一项行政命令,打算严格限制来自中国的实验性药物与临床数据,以应对中国生物科技崛起对美国产业的威胁。草案内容包括把美企收购中国新药纳入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强制审查,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同时鼓励药品本土生产与采购。
相关标的:泰格医药、维亚生物、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凯莱英、药明康德、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
中国8月CPI同比转降0.4%、核心CPI增幅回升至0.9%,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
8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8月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源于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
香港公司爱上买币:马云持股公司花了3亿,华兴资本1亿美元下场
香港金融圈正掀起一场“囤币”热潮,上市公司纷纷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形成“币股联动”新风向。在DAT(数字资产国库)模式推动下,包括马云持股的云锋金融、华兴资本等企业已下场购币,投资额动辄数亿甚至上亿美元。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等大佬积极布局,认为这一模式能链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
三、公司热点回顾
药捷安康-B上市不到3个月飙升超13倍,市值逼近800亿大关
生物制药公司药捷安康-B周五收涨77.09%,再创上市新高,市值逼近800亿港元大关。自6月23日上市至今,不到3个月时间,药捷安康-B股价(较IPO价格13.15港元)已飙升超1368%。药捷安康9月10日公布,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蔚来集团宣布完成总额达10亿美元的股权增发融资
此次融资吸引包括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挪威、亚洲等知名长线投资机构。本次公开增发新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旗下品牌的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扩大充换电网络以及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蔚来公司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锂价还会跌?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复产会议最新消息
9月11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宜春时代在9月9日召开的“宜春时代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上作出多项会议决策。包括梳理采矿、选矿、冶炼环节,拉通供应公司等。宜春时代方面认为,经过持续技术升级、精益管理,枧下窝锂矿已具备低成本生产能力。枧下窝锂矿复产及满产后,预计将推动碳酸锂价格回落至停产前的低价区间。
小米王腾因泄密被辞退,王腾微博回应
小米集团内部通报称,小米集团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公司决定给予王腾辞退处分。王腾在微博账号发文称,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泡泡玛特大跌,大摩“力挺”:“二手市场价格”可能误导
泡泡玛特本周股价暴跌超10%。大摩认为,泡泡玛特股价波动更多是由技术和情绪因素驱动,而非基本面恶化。二级市场仅占总供应和需求的一小部分,二手交易价格并不能有效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尤其是在泡泡玛特正积极增加产能并打击“黄牛”炒作的背景下,过分依赖这一指标可能会产生误导。
恒大物业复牌周涨超30%,恒大清盘人就售公司股份收要约
消息面上,恒大物业收到控股股东中国恒大的清盘人通知,就寻求出售恒大在该公司的持股,已与相关有意方订立保密协议。恒大物业昨晚刊发公告称,已于周三(10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恒大的清盘人发出的接洽函,表明正积极为其持有的51.016%恒大物业股权寻找买家,清盘人亦已就潜在交易与多个有意方签订保密协议,并已在9月9日从部分财团手中,收到不具约束力的指示性要约。
美团-W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公测
美团-W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官宣开展公测。据了解到,“小美”定位为“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小”指简单、“美”指美好生活。“小美”搭载了月初发布的美团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内部接口调用,能够实现原生、丝滑的外卖下单、餐厅推荐、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体验。目前,“小美”App在主流应用商店均已上架,用户可通过“小美”官方账号不定期发放的专属邀请码参与公测。
禾赛:港股IPO定价212.80港元 预计筹资41.6亿港元
禾赛-W在港交所公告,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均已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212.80港元。发售量调整权已获悉数行使,据此,本公司将按发售价发行及配发2,550,000股额外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15%。本公司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扣除包销费及发售开支前)预计为4,160.24百万港元。
四、下周新股、财报预告及重要经济数据
新股方面:
- 周二(9.16):禾赛-W
- 周三(9.17):健康160
- 周五(9.19):劲方医药-B
财报方面:
港股Q2财报季基本结束,下周仅有奥克斯电气和国浩集团。
- 周四(9.18):奥克斯电气
- 周五(9.19):国浩集团
经济事件方面可关注:
周一(9.15):
- 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
- 国新办定于9月15日就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周二(9.16):
-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周三(9.17):
- Meta Connect 2025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办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举办
周四(9.18):
- 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期摘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周五(9.19):
- 富时罗素对富时中国50等指数的季度审核变更,将于9月19日收盘后生效
以上就是本周港股复盘,祝您周末愉快!
下周详细预告请看:
一周财经日历 | 万众瞩目!9月美联储利率决议来袭;三只港股新股即将上市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