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投资风口来袭!世界级盛会催化下,哪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8-08 14:27 华盛资讯 独家

编者按: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启幕!人形机器人产业迎爆发期,2025年或成量产起点;机器人赛道崛起,哪些港美股公司有望受益?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今天在北京开幕,展期将持续至8月12日。此次大会主题为 “智能具身化与人机协同”,重点关注 “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这一关键论题。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5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在具身智能时代,AI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融合,AI迭代助机器人构建“感知-决策-行动”闭环,实现多维转变,从“工具”升级为“智能伙伴”。

大会期间,多款高性能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发布及人形机器人操作能力的快速迭代,或将引发行业对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的热议,可能成为推动机器人公司股价上涨的重要催化剂。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爆发期,2025年或成量产起点

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行业融资事件达39起,披露金额近42亿元,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头部厂商获战略投资,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相关并购整合或技术合作。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美元,中国因政府支持处于行业前沿,与DeepSeek热潮相似,价格优势成为其发展助力。招商证券预计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起点,对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

民生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牵引下进入智能化阶段。上海市此前发布了《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是在2027年达到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互联网资本也竞逐具身智能赛道,京东、美团成活跃投资方,科技巨头持续投入,有望加速行业突破与量产商业化。京东近两月投资千寻智能等6家企业,覆盖多个环节;美团2024年初至今连续投资8个机器人项目。此外,宁德时代、吉利、美的等制造业资本也积极布局。

机器人赛道崛起,哪些港美股公司有望受益?

中信建投认为,现阶段应深入挖掘“AI+机器人”投资机会,如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垂类应用端等。这些方向竞争格局良好,不依赖人形机器人放量,且能持续验证数据。

杰富瑞建议投资者聚焦供应链零部件公司​​,因其将率先享受行业增长红利,是当前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标的。法巴资管认为零部件制造商将成赢家,长远来看,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增加将使整个机器人行业受益。

机器人赛道​​ ​​代表股票 关注理由
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Optimus人形机器人聚焦通用场景,端到端神经网络实现身体-环境交互
优必选 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Walker系列支持工业质检、物流搬运等复杂任务
越疆科技 协作机器人全球出货量前二,具身智能平台统一机械臂/人形/六足机器人控制
小米集团-W 自研推出了CyberDog和CyberOne等机器人产品,建立生态协同,复用汽车与AIoT资源降本增效​
仓储物流机器人​ 斑马技术 布局AMR,提供仓库动态路径规划与多机协同系统
Symbotic AI驱动的立体仓储系统,机器人协同完成货物分拣
亚马逊 自主导航搬运,Robin机械臂(包裹分拣)处理超20亿包裹,部署Scout送货机器人
霍尼韦尔 智能仓储系统集成AMR、机械臂,提供数字孪生管理平台
极智嘉-W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聚焦机械手拣货、通用机器人技术,协同物流场景落地
医疗机器人 直觉外科公司 达芬奇系统主导微创手术,依赖高精度机械臂与3D视觉
美敦力 Mazor骨科手术机器人、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
Myomo 上肢外骨骼MyoPro通过EMG信号检测神经指令,辅助运动障碍患者
特种与服务机器人​ AeroVironment 小型无人机Switchblade用于侦察与战术打击,支持自主导航与集群协作
iRobot 从事家用清洁机器人,家庭自动化需求的增长将推动其产品的销售
京东 京东连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三家企业,并于2024年6月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
核心零部件​ 康耐视 机器人感知层核心供应商​,工业自动化场景渗透率高
UiPath 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决策层​​​,技术延伸至机器人决策系统
金力永磁 机器人执行层核心材料商​,受益特斯拉/优必选供应链放量
德昌电机控股 微型电机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适配灵巧手及轻量化关节
速腾聚创 激光雷达技术拓展机器人环境感知,适配SLAM导航与避障系统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