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科技IPO来了!设计软件巨头Figma上市在即,AI软件股能否借势腾飞?

2025-07-30 17:56 华盛资讯 独家

编者注:投资者疯抢!Figma IPO认购火爆,将于7月31日正式登陆纽交所;新股效应来袭,还有哪些AI软件股将乘风起飞?

2025最强科技IPO!投资者疯抢,Figma上市在即

2025年科技股IPO市场明显回暖,投资者对高增长、高潜力的SaaS标的重新表现出浓厚兴趣。硅谷设计软件巨头Figma $FIG 定于7月31日(周四)在纽交所正式上市,由摩根士丹利、高盛、艾伦公司与摩根大通等一线投行联席承销,成为2025年度最受关注的科技股IPO之一。

该公司将其发行价区间从最初的25至28美元上调至30至32美元,完全稀释后的估值达到188亿美元,预计最高募集资金可达11.8亿美元。市场对Figma的认购热情极高,超额认购倍数超过了30倍,这充分显示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大方向:

  1. 一是加大AI领域的研发投入,包括自研模型训练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 二是探索战略性并购机会,目标涵盖低代码开发平台或具备创新AI能力的初创企业,以加速产品整合与技术升级;
  3. 三是部分用于偿还现有债务,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夯实其在设计协作生态中的领先地位。

在此次IPO过程中,Figma采取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定价策略,即要求投资者提交限价订单而非传统的市价订单,以期实现更精确的市场定价。这种被称为“拍卖式IPO”的方法,曾经被疫情期间上市的DoorDash和Airbnb等热门公司采用过。当前,随着科技IPO市场的复苏,Figma选择重启这一机制,反映出投资者对于高质量科技股的需求正在回升。

尽管Figma此次上市备受瞩目,但其当前的估值为188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Adobe提出的200亿美元收购报价。Adobe提出的高价收购提议表明Figma已经对Adobe的核心业务构成了实质性的战略威胁。事实上,Adobe之前自主研发的UI/UX设计工具XD,在实时协作、组件系统、开发交付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的活跃度等方面均不及Figma,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硅谷炙手可热的设计软件独角兽,Figma优势何在?

Figma是一家创立于2012年的云端协作设计平台,其核心创新在于彻底革新了传统设计工具的使用范式。它率先采用“以网页为先”的架构,用户无需安装本地软件,直接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和使用;同时,平台默认支持多人实时协同编辑,实现设计团队的高效互动;此外,Figma还构建了活跃的用户社区,鼓励资源共享与创意交流。这三大特性共同构成了Figma区别于Adobe等传统桌面软件巨头的显著竞争优势。

作为一款端到端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协作平台,Figma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覆盖从创意发想到产品落地的各个环节:团队可利用FigJam(在线协作白板)和Figma Slides(演示文稿工具)进行头脑风暴与方案决策;设计师使用Figma Design(核心设计工具)和Figma Draw(矢量绘图工具)将创意转化为可视化界面;开发人员则可通过Dev Mode功能直接查看设计规范并生成代码,提升交付效率;项目成果还能通过Figma Sites快速搭建响应式网站,并借助Figma Buzz创建营销宣传内容。平台还深度集成了AI技术,例如Figma Make能够自动生成交互式原型,进一步加速设计流程。这一系列功能使Figma成为连接产品、设计与开发团队的一体化协作中枢,实现从概念构思、设计开发到发布推广的全流程无缝协同。

Figma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广泛且高质量的客户基础。截至2025年3月底,平台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300万,其中专业设计师仅占约三分之一,​​67%为非设计师​​(如产品经理、开发者),这一比例凸显了Figma在产品、工程、营销等非设计职能团队中的深度渗透和跨部门协作价值。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约85%的用户来自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但目前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占比为53%,表明其国际用户在付费转化和商业变现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企业客户层面,Figma已吸引约45万家注册企业使用其服务,其中年贡献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大型客户达到103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7%,净美元留存率(NDR)达​​132%​​,显示出其在高端企业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客户粘性。其标杆客户涵盖科技领域的奈飞、Stripe,教育平台多邻国,以及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 Libre,业务覆盖多个行业。

Figma核心投资价值分析及上市前景展望

Figma展现出卓越的财务基本面,在当前SaaS行业整体增速趋缓的宏观环境下,公司2024财年营收为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5财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尤为可贵的是,这一高增长并非依赖资本补贴或激进投入,而是建立在已验证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之上:其非GAAP营业利润率达到18%,经营性现金流利润率高达28%,均远超SaaS行业约18%的平均水平,体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在盈利能力方面,Figma的Q1毛利率高达91%,营收同比增长46%至2.28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7%。远超SaaS领域常用的“40法则”(Rule of 40)健康度基准,即收入增长率与利润率之和应不低于40%,表明公司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维持了优异的盈利质量。

尽管2024年因AI研发投入7.51亿美元导致亏损,但2025年Q1 Figma 实现净利润44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50万美元翻了三倍。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132%的净美元留存率,这一核心SaaS指标充分体现了客户高度的产品粘性与持续扩大的使用深度。

此外,Figma正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整合进其产品线,旨在成为AI时代的设计操作系统,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在招股书中,“AI”一词被提及多达150次,彰显了公司对这一战略方向的重视。

具体来说,Figma Make能够根据文本提示生成交互式原型,Figma Draw利用AI技术自动优化矢量图形,而Figma Buzz则可以批量创建营销材料,这些功能显著降低了设计工作的门槛。

得益于AI功能的引入,企业客户的升级意愿明显增强,使用AI工具的客户续约率比未使用的高出15%,并且升级到企业版的比例提升了20%。如果Figma能通过其AI功能实现平均客单价10%-15%的增长,这可能会开启一个价值约200亿美元的新市场机遇。

估值方面,以发行价30-32美元计,Figma对应市值188亿美元,市销率(PS)达22.9倍。参照Adobe当年200亿美元收购报价,按4.87亿股计算,约等于41.03美元/股。倘若Figma的AI功能商业化落地成效超出预期,市场有望重新审视其增长潜力,并赋予更高的估值溢价。

Figma在设计工具赛道中占据高毛利、高增长、强协同能力的定位,其估值逻辑与Adobe的千亿级UI/UX业务直接对标。尽管Canva在消费级市场表现强劲,但Figma凭借B端渗透率(45万企业客户)和AI技术壁垒,估值显著高于同类竞品。

在SaaS行业中处于增长性与盈利能力的中间段。其毛利率(91%)显著高于Snowflake(78%)和Monday.com(80%),但增速(46%)略低于Snowflake(58%)。这一组合使其估值在两者之间,符合“高毛利SaaS”的溢价逻辑。

Figma效应来袭!哪些AI软件股将乘风起飞?

与今年同样引起市场轰动的独角兽公司Circle类似,Figma的IPO也吸引了大量关注。一方面,其市场规模庞大;另一方面,背后有着一众显赫的投资机构支持。自2012年创立以来,Figma已完成8轮融资,包括Coatue、红杉、A16Z、凯鹏华盈在内的多家硅谷知名风投机构均参与其中。

基于此,许多投资者对Figma上市后的表现寄予厚望,期待它能像Circle一样上市翻倍。以下是市场上值得关注的AI软件股,可供投资者参考。

AI行业/领域 相关概念股 业务领域及特点
AI+多领域 微软 $MSFT  涵盖了云计算、企业服务、办公自动化和安全等多个AI赛道
亚马逊 $AMZN  在云计算和企业服务,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全栈解决方案
谷歌 $GOOGL  在搜索引擎、云计算、广告、自动驾驶和医疗AI等领域表现突出
Meta Platforms $META  在社交媒体、广告和元宇宙等领域展现了强大的AI技术实力
腾讯 $00700.HK  涵盖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开放平台和全球布局,尤其在游戏、社交、内容创作等领域
阿里巴巴 $BABA / $09988.HK  AI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商、办公、物流等领域,推动业务增长
AI+数据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  提供企业级AI驱动的数据分析平台,如AIP平台,支持政府、金融、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复杂数据分析和决策
甲骨文 $ORCL  提供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结合AI技术优化企业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IBM $IBM  提供企业级AI解决方案,如Watson平台,支持数据分析、自动化决策和智能客服
MongoDB $MDB  提供AI驱动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AI应用开发
Confluent $CFLT  提供流数据处理平台,支持事件驱动架构和AI应用,广泛应用于实时数据处理
Snowflake $SNOW  提供云数据平台,支持数据分析和AI模型训练,广泛应用于企业数据仓库
金山云 $KC / $03896.HK  提供企业级云计算服务,涵盖云主机、云存储、云安全等
AI+安全 Cloudflare $NET  提供AI驱动的CDN和安全解决方案,支持DDoS防护和Web应用防火墙,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应用
Datadog $DDOG  提供AI驱动的监控和分析平台,支持实时监控和异常检测,广泛应用于云原生应用
CrowdStrike $CRWD  提供AI驱动的端点安全解决方案,支持恶意软件检测和响应,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政府机构
飞塔信息 $FTNT  提供AI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支持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
派拓网络 $PANW  提供AI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支持威胁检测和防御,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和云环境
AI+企业服务 C3.ai $AI  提供全面的AI应用和平台,帮助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赛富时 $CRM  提供AI驱动的CRM解决方案,支持智能销售和客户服务
UiPath $PATH  提供AI驱动的自动化平台,支持文档处理、任务自动化等,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Zoom $ZM  从视频会议领域向AI办公平台转型,提供AI助手、定制化插件等,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
SAP SE $SAP  提供AI驱动的企业资源规划(ERP)解决方案,支持供应链、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领域
ServiceNow $NOW  提供AI驱动的IT服务管理(ITSM)和企业工作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IT运营效率
Workday  $WDAY  提供AI驱动的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解决方案,通过Workday Illuminate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迈富时 $02556.HK  提供AI驱动的营销和销售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全链路智能化运营
第四范式 $06682.HK  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AI+教育 多邻国 $DUOL  提供AI驱动的语言学习平台,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智能教学
Coursera $COUR  提供在线课程和AI驱动的学习体验,支持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
Chegg $CHGG  提供AI驱动的辅导服务和学习资源,支持学生技能评估和个性化学习
高途 $GOTU  提供AI驱动的教育服务,涵盖多个教育领域,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
好未来 $TAL  提供AI驱动的教育解决方案,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智能教学
AI+广告 Applovin $APP  提供AI驱动的广告和营销平台,支持智能广告投放和用户分析
The Trade Desk $TTD  提供实时竞价系统、AI和机器学习优化工具、数据管理平台等服务
Braze $BRZE  提供AI驱动的客户参与平台,支持实时数据分析、个性化消息推送和多渠道营销
Digital Turbine $APPS  利用AI为移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广告商提供服务
汇量科技 $01860.HK  以AI驱动的程序化广告,推出了AI驱动的全域营销云产品矩阵“热力引擎”
AI+金融 Upstart Holdings $UPST  提供AI驱动的借贷平台,支持智能信贷决策
Lemonade $LMND  通过AI技术提供保险服务,包括智能理赔和风险评估
财捷 $INTU  提供AI驱动的财务管理软件,包括智能税务、财务规划等服务
FICO $FICO  利用AI技术提供信用评分和风险评估服务,帮助金融机构优化决策
Guidewire $GWRE  提供AI驱动的保险软件解决方案,优化理赔和风险管理
AI+医疗 Tempus AI $TEM  提供AI推动医疗领域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Schrodinger $SDGR  提供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支持药物设计和分子模拟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XRX  提供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支持自动化实验和数据分析
Doximity $DOCS  提供AI驱动的医疗网络平台,支持医生协作和患者管理
医渡科技 $02158.HK  通过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建立疾病领域模型,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晶泰控股-P $02228.HK  利用AI技术进行药物研发,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AI+语音 SoundHound AI $SOUN  提供语音识别和对话生成技术,支持智能语音助手和车载语音交互
Cerence $CRNC  提供车载语音交互和AI解决方案,支持智能驾驶体验
Twilio $TWLO  通过AI技术增强其通信平台,提供智能语音交互、自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AI+创作 Adobe $ADBE  提供AI驱动的创意工具,如生成式AI用于图像和视频编辑,支持内容创作
美图公司 $01357.HK  提供AI驱动的图像和视频处理工具,支持创意内容创作
知乎-W $02390.HK  提供AI驱动的内容创作和问答平台,支持智能内容推荐和用户互动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