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AI行动计划”本周将重磅揭晓!特朗普有望把政策福利“撒向”科技、半导体和能源等多个行业。一文速览投资逻辑>>
特朗普计划于7月23日在“赢得AI竞赛”活动上发表讲话。市场预计,这次演讲来全面介绍特朗普政府的AI行动计划。
据知情人士消息,特朗普本周或将公布AI计划及多项行政令,这是美国塑造AI政策的关键一步,将影响科技、半导体、能源等行业。
其中,促进美国芯片和AI工具出口的行政令最受市场关注。计划还将简化数据中心审批,并为其能源供应提供便利,以满足AI算力需求。
其实,早在特朗普开启自己“总统生涯2.0”后,特朗普就曾宣布了一项总额达1000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投资计划,参与方包括软银集团、OpenAI 以及甲骨文。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鼓励创新,美国政府还取消了拜登时期针对 AI 芯片的出口限制,使美国盟友更容易获取由英伟达和 AMD制造的先进AI芯片 。
什么是“AI行动计划”?
该计划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行政措施,为美国AI产业的增长扫清障碍,重点推动关键技术出口和加速数据中心建设。这项计划体现了其“支持AI增长”和“轻监管”的政策导向,旨在确保美国在全球AI竞赛中保持领先。
来自媒体报道,这份计划具体来看:
聚焦AI出口
即将出台的行政令将推动美国半导体和AI工具出口,借助进出口银行等机构,确保友好国家使用美国技术。这是对之前推动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高性能AI芯片的制度化,为美企拓市提供支持。
加速数据中心审批
计划将简化数据中心建设审批,保障能源供应并加速相关能源项目。此前在匹兹堡,官方对数百亿美元此类项目投资表示肯定。7月15日,特朗普已宣布宾州获920亿美元投资,用于数据中心等建设,打造能源与AI枢纽。
“轻监管”框架,规避行业争议
20页的行动计划秉持“不干预”和“亲增长”理念,含向私企征求信息等内容,聚焦特朗普第二任期目标。它避开AI生成内容版权、模型透明度等问题,以 “轻触式” 监管给企业创新空间,但可能让争议延续。此外,白宫拟颁令要求获联邦合同的AI公司保持政治中立。
特朗普推动AI政策,哪些美股概念股有望受益?
从特朗普政府此前的动作以及已透露的AI行动计划方向来看,多类科技股有望迎来政策利好。
近日,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将需要约2.9万亿美元的投资。由AI推动的资本开支浪潮不仅规模惊人,2025至2026年间,数据中心建设和电力基础设施相关投资将为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高达40个基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内部经营现金流一直是主要资金来源,但随着投资需求激增,加之需顾及现金储备及股东回报,单靠自有资金已难以满足未来所有支出。预计到2028年,仅有约1.4万亿美元可由企业自身资金覆盖,其余1.5万亿美元将形成重大融资缺口。
来自Sanctuary Wealth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底,人工智能将推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1%,达到7,000点。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新进展将带来盈利增长,科技行业将继续推动美国股市上涨。
除了以往的半导体、数据中心行业外,人工智能对电力巨大需求,也带动电力以及能源相关产业。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AI数据中心将占全美电力需求的8.6%,远高于目前的3.5%。而特朗普政府也在积极主张核能发电的使用,以支持AI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AI行动计划涉及美股公司 | |
数据中心产业链 | |
半导体 |
英伟达 $NVDA |
美国超微公司 $AMD | |
英特尔 $INTC | |
博通 $AVGO | |
美光科技 $MU | |
数据中心 |
微软 $MSFT |
谷歌-A $GOOGL | |
亚马逊 $AMZN | |
Meta Platforms $META | |
甲骨文 $ORCL | |
IT基础设施 |
戴尔科技 $DELL |
超微电脑 $SMCI | |
思科 $CSCO | |
美国网存 $NTAP | |
AI云服务 |
CoreWeave $CRWV |
NEBIUS $NBIS | |
Applied Digital $APLD | |
电力基础设施 | |
核电股 |
Oklo Inc $OKLO |
NANO Nuclear Energy $NNE | |
NuScale Power $SMR | |
BWX Technologies $BWXT | |
电力电气设备 |
GE Vernova $GEV |
伊顿 $ETN | |
霍尼韦尔 $HON | |
艾默生电气 $EMR | |
核能产业链 | |
铀矿开采 |
Cameco $CCJ |
Uranium Energy $UEC | |
Energy Fuels $UUUU | |
丹尼森矿业 $DNN |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