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港股创新药狂欢,多家药企股价年内翻倍,迎来"DeepSeek时刻";政策助力+研发突破!机构预测创新药重估将持续升温,如何把握交易机会?
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赛道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创新药企凭借一系列亿美元级别的授权交易、成功IPO以及强劲的研发管线,成功点燃了市场的投资热情,被市场誉为行业的"DeepSeek时刻"。
有多家药企股价实现翻倍,其中,荣昌生物累计涨幅高达353.47%,三生制药累计上涨307.89%,信达生物累计涨幅也达到124.72%%。IPO市场也呈现火热态势,年初至今,超10家创新药企已向港交所 “递表”。
序号 |
代码 |
公司名称 |
年内涨幅 |
1 |
9995.HK |
荣昌生物 |
353.47% |
2 |
1530.HK |
三生制药 |
307.89% |
3 |
1801.HK |
信达生物 |
124.72% |
4 |
9969.HK |
诺诚健华 |
121.24% |
5 |
1541.HK |
宜明昂科-B |
116.27% |
6 |
6990.HK |
科伦博泰生物-B |
114.20% |
7 |
1877.HK |
君实生物 |
114.16% |
8 |
6127.HK |
昭衍新药 |
110.44% |
9 |
0512.HK |
远大医药 |
107.67% |
10 |
1477.HK |
欧康维视生物-B |
97.77% |
11 |
2157.HK |
乐普生物-B |
90.83% |
12 |
1177.HK |
中国生物制药 |
86.03% |
13 |
3692.HK |
翰森制药 |
85.72% |
14 |
9926.HK |
康方生物 |
80.84% |
15 |
6855.HK |
亚盛医药-B |
80.74% |
16 |
0460.HK |
四环医药 |
72.72% |
17 |
1093.HK |
石药集团 |
71.43% |
18 |
0867.HK |
康哲药业 |
68.60% |
19 |
2186.HK |
绿叶制药 |
61.29% |
20 |
1548.HK |
金斯瑞生物科技 |
56.09% |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7.9 |
政策支持+研发突破,机构称创新药资产重估仍将继续
创新药投资情绪升温,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哪里?
-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政策。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支持创新药发展,纳入商业保险,拓展支付空间。
- 研发突破:中国在研创新药管线覆盖约40%的全球在研靶点,进度在约22%的赛道中全球领先。2024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94笔,总金额519亿美元,均创新高。2025年Q1,交易33笔,总金额同比增超250%。
- 创新药出海:中国创新药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采用传统License-out模式和新兴NewCo模式。恒瑞医药2024年5月以超60亿美元将GLP-1产品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并获其19.9%股份。其他企业如康诺亚、嘉和生物等也纷纷尝试该模式。
NewCo模式优势:保留海外市场更大掌控力、深度参与全球价值创造和分配、实现"风险隔离+收益共享"、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市场普遍认为当前是关键投资窗口期。东吴证券发布研报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元年,三大核心因素推动行业进入至少3年的上升周期:
- 一是创新药的重大业务开发(BD)交易不断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
- 二是领先的创新药企业预计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行业盈利拐点逐渐显现;
- 三是国内创新药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该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1%。
方正证券认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是对创新药商业模式的认可,基于众多龙头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在2024年或2025Q1通过BD或者全球化带来公司扭亏的认知,是一轮长久期资金认可并买入的典型贝塔行情,市场对创新药企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信心提升,行业基本面呈现积极改善态势。方正证券仍然坚定看好创新药行情,创新药资产重估仍将继续,研发资产估值补偿远未结束。
中信建投指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资产逐渐走向全球,临床数据在学术会议上的地位越发重要,BD授权金额和数量不断增加,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临床数据驱动和强化的BD预期催化下,创新药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估值修复,中国资产的全球价值逐渐被认可。随着中国创新药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将有更多BD交易达成,授出项目有望在未来2-3年于全球主要市场上市,推动国内创新药企加速全球化发展。
创新药下一个风口:哪些细分领域还有投资潜力?
对于下半年和2026年的投资趋势,机构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BD交易;二是临床进展确定性高的企业;三是商业化能力较强的企业。此外,还应关注CXO领域以及创新药出海和新兴领域的机会。
中金指出,ASCO 临床数据和大额 BD 交易彰显中国创新药国际竞争力,下半年 ESMO 会议及相关活动将推动创新药发展。高盛表示,生物技术授权交易激增驱动板块重估,CDMO/CRO 或迎二阶投资机会,后期和商业化制造敞口高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强。
平安证券认为,跨国药企研发投入增长,BD 交易助国内药企资金周转。多肽、ADC 等领域受关注,CXO 企业拓展业务。外向型 CXO 企业看新兴领域积累,内向型关注龙头企业。
招商证券认为创新药产业投资按“产品逻辑+临床数据+产品销售”演绎;投资上,沿产业趋势寻可能出海的标的。以下是创新药几大主线:
1. 新一代免疫疗法:康方生物、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
2. ADC: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
3. TCE双抗:泽璟制药等;
4. 慢病突破:GLP-1产业链的信达生物、众生药业等。
5.创新及药品产业链,CXO板块历经波折后竞争力凸显,关注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等龙头,多肽、ADC等新布局机会,昭衍新药等基本面改善公司。
创新药细分赛道 | 相关股票 | 关注理由 |
肿瘤治疗领域 | 和黄医药、基石药业、再鼎医药、康方生物、亚盛医药-B、信达生物-B、荣昌生物-B、药明巨诺、科济药业、佰泽医疗 | 肿瘤治疗依然是中国创新药研发和投资的核心赛道, 其中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 |
生物制品 | 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复宏汉霖、博安生物、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和铂医药 - B | 生物制品,特别是大分子药物如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等, 是中国创新药领域持续具有投资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AI驱动的药物研发 | 晶泰控股、云顶新耀、药明康德、再鼎医药、东阳光药 | AI技术可应用于药物研发全链条,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 能够显著缩短研发周期(据称可缩短30%)并降低研发成本 |
细胞与基因治疗 | 科济药业、药明巨诺、金斯瑞生物科技、美瑞健康国际、腾盛博药、百奥赛图、永泰生物、药明生物 |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作为生物医药领域最具革命性的前沿技术之一, 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在CAR-T等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 |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