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报 | 科指进入技术性牛市!多家外资齐发声:建议做多中国股市

2025-02-08 16:28 华盛资讯 独家

编者注:回顾上周大盘行情及重要经济数据,复盘港股一周热点,关注本周港股市场机会。

  1. 德银:不只是DeepSeek,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
  2. 美银:美股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在减弱,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3. 阿里回应10亿美元投资DeepSeek:假消息!
  4. 小米市值破万亿 成为全球市值百强和车企市值第三
  5. 万科巨变,国资全面接管

一、一周大盘回顾(2.3-2.7)

本周恒生指数涨幅4.49%,报21133.5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9.03%,报5150.35点;国企指数涨幅5.44%,报7784.07点。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数自2025年1月14日以来,累计涨幅超20%,或进入技术性牛市。

本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54%,报44303.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53%,报19523.4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0.24%,报6025.99点。

二、市场热点回顾

国务院: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据中国商务部,自2月4日起,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高盛深度解读DeepSeek的投资逻辑:AI由硬向软,冲击“美国例外主义”,超配中概科技股

高盛指出,AI的投资逻辑正在从硬件转向软件,MSCI中国指数在AI软件的高暴露有望使其在短期内实现优秀表现,建议超配中概科技股,尽管A股在硬技术方面的权重相对较高,但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AI软件,因此也将从中受益。

德银:不只是DeepSeek,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

德银认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包括服装、钢铁、造船、电信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最近推出的DeepSeek,中国知识产权得到了认可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支持消费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预期。

美银:美股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在减弱,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美国银行策略师预计,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了持续上涨后,其领先优势将继续消退。包括MichaelHartnett在内的策略师指出,今年迄今为止,巴西、德国、英国、中国和加拿大等股市的回报率都高于标普500指数,这是因为所谓的七大科技公司未能提供他们长期以来所提供的推动力。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来源:网络

高层重磅会议定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要锚定发展目标因时因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聚焦突出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及时回应关切加强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高盛:乐观预期下 MSCI中国指数今年将飙升28%

MSCI中国指数目前约为66点,高盛发报告预期在中性预期下,该指数今年有14%的涨幅至75点,乐观预期下该涨幅则将飙升28%。高盛看好中国的科技股标的,该行认为,更加光明的增长前景和技术突破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有助于缩小美国与中国科技股或半导体股票之间高达66%的估值差距。这意味着,中国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后有20%的收益机会,软科技领域的股票将更加领先市场,整体中国股票市场的增长则可能高达7%。

高盛仍维持金价将达3000美元的预测

高盛周四维持其对2026年二季度金价将达到3000美元/盎司的预测,但预计如果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消退且市场仓位趋于正常,金价将出现暂时下跌。高盛的预测基于预计美联储将降息、央行持续购金和黄金ETF持有量逐步增加的支撑。高盛表示:“我们认为,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央行和投资者的对冲需求,给金价3000美元/盎司的目标带来上行风险。”高盛还警告称,如果美国对黄金征收10%的关税,纽约COMEX期货和伦敦现货金价格之间的期货转实货(EFP)价差可能会扩大。

三、公司热点回顾

阿里 $09988.HK 回应10亿美元投资DeepSeek:假消息!

2月7日,市场传言称,阿里计划以10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10亿美元认购DeepSeek10%的股权,目前双方正在就具体执行细节进行沟通。对此,阿里巴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复称:同为中国杭州企业,我们为DeepSeek鼓掌,但是外界流传阿里投资DeepSeek的信息是假消息。

车企新一轮价格战开打,特斯拉等三车企同日官宣“0息购车”

2月5日,特斯拉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方案:“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同一天,小鹏汽车 $09868.HK 推出行业唯一“五年0利息0首付”购车优惠措施,最高贴息金额达5.7万元。蔚来 $09866.HK 则在2月1日推出5年0息的限时金融优惠政策,首付低至20%。此外,智己汽车、广汽丰田也宣布降价措施。

比亚迪2月10日召开发布会 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2月6日,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点推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该发布会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体验普及。此次发布会是比亚迪继2024年"整车智能战略"发布后,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哪吒越成功,泡泡玛特越受益,大摩:IP飞轮已经滚起来了!

《哪吒2》与泡泡玛特联名推出的系列盲盒和毛绒玩具大获成功,大摩认为,IP-产品飞轮效应和全球扩张策略,将使泡泡玛特成为全球主要IP所有者的首选合作伙伴之一。

小米市值破万亿 成为全球市值百强和车企市值第三

2月7日,小米集团港股收涨4.69%,股价达到42.45港元,市值达1.1万亿港元(约1.029万亿人民币或141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据计算,2月7日,小米市值已超过波音、招商银行,市值进入全球前100强。而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别为苹果(3.50万亿美元)、英伟达(3.2万亿美元)和微软(3.05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三高的汽车企业,也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中国汽车企业。截止2月7日,特斯拉市值为1.16万亿美元,丰田汽车市值为2409亿美元,比亚迪市值为0.95万亿人民币。

此外,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7日在微博上表示,“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据小米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小米SU7在2025年1月交付量超过2万台,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台。

万科巨变,国资全面接管

2025年2月5日,万科通过内部邮件对10位管理人员的拟任职情况予以公示,此次涉及集团总部及开发经营事业集团(BG)等多个核心岗位的人事变动。

本次调整的10人中,6人来自深铁系企业(如深铁置业、深铁集团、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包括战略投资、法务、成本等核心岗位。

百胜中国 $09987.HK 第四季度经营利润增长36%,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同店交易量增长

百胜中国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至26亿美元,为第四季度历史新高(或增长4%,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同店销售额达去年同期水平的99%,较第三季度的97%环比提升。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6%至1.51亿美元。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5%。经营利润率为5.8%,同比增长140个基点,得益于餐厅利润率的提升。餐厅利润率为12.3%,同比增长160个基点。剔除600万美元影响餐厅层面可比性的项目,餐厅利润率同比增长180个基点,主要得益于营运效率的提升。净新增门店534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门店总数达16,395家。

海通证券:公司提出终止上市申请

海通证券公告,公司拟通过向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H股股票的方式,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相关事项已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

四、下周财报、新股预告及重要经济数据

下周重要港股财报方面,中芯国际将于下周二公布业绩、华虹半导体将于下周三公布业绩;新股方面,古茗将于下周挂牌上市。

点击前往新股中心认购>> 

经济数据方面可关注:

  • 周一(2.10):无
  • 周二(2.11):美国1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美国1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参议院听证会,并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
  • 周三(2.12):美国1月未季调CPI年率、美国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美国1月季调后CPI月率、美国1月季调后核心CPI月率、美国至2月7日当周API原油库存、美国至2月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
  • 周四(2.13):美国1月PPI年率、 美国1月PPI月率、美国至2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至2月7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2027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
  • 周五(2.14):美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美国1月工业产出月率

风险提示: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