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 $INTC 将于美东时间1月30日(周四)盘后公布2024年Q4业绩报告。
根据彭博,分析师预计英特尔Q4营收138.21亿美元,同比下滑10.29%;预计经调整净利润5.25亿美元,同比下滑77.21%,经调整EPS达0.123美元。
至暗时刻!英特尔单日一度暴跌29%!一朝回到11年前
时间回到2024年8月2日,英特尔如期公布24Q2财报。
具体来看,公司二季度营收128.3亿美元,同比下降1%,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29.5亿美元;非GAAP口径下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0.02美元,同比下降85%,同样不及分析师预期的0.10美元。
此外,公司三季度业绩指引也不及预期。英特尔还宣布,公司将会裁减超过15%的员工,并从第四季度开始暂停派息。媒体指出,英特尔1992年来持续派息至今,这是最近32年来首次暂停派息。
整体而言,二季度业绩和三季度指引均暴雷,公司还将大裁员、暂停派发股息,导致公司股价单日一度暴跌29%,创至少1982年以来最大跌幅。
财报暴雷当日,多家机构火速下调英特尔目标价:
机构名称 | 目标价变动 |
摩根士丹利 | 从36美元下调至25美元 |
摩根大通 | 从35美元下调至26美元 |
高盛 | 从29美元下调至22美元 |
美国银行 | 从35美元下调至23美元 |
汇丰银行 | 从35美元下调至19.8美元 |
德意志银行 | 从38美元下调至27美元 |
截至目前,英特尔股价仍在低位震荡。
重磅爆料:神秘买家欲收购英特尔,转折点已至?
上周五(1月17日),美国科技媒体SemiAccurate报道称,有消息显示,英特尔已经成为了“某家公司”的收购目标。受这一消息影响,英特尔美股早盘明显拉升,最高时涨9.5%报21.54美元,为2024年12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道写道,这家媒体大约在两个月前读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一家公司试图收购整个英特尔,“我们绝对相信这封电子邮件的准确性,但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确认这则消息。”
SemiAccurate强调,这家未具名的公司正寻求直接收购“整个”英特尔,而不是英特尔某一个部门。
同时有媒体透露,花旗分析师看了这份报告后表示,“SemiAccurate付费报告中指出特斯拉CEO马斯克是潜在买家”。
尽管目前英特尔并未对这些谣言进行表态,但收购传闻无疑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果英特尔能够利用这一契机,结合有效的战略调整,就有可能重新定义其发展方向,从而提升股东价值。
本次财报能否一改过往颓势?分析师观点不一
英特尔自身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包括在半导体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强大的制造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其复兴的基础。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英特尔有机会通过抓住新兴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业务增长。
此外,扩大代工业务也是英特尔可以探索的一个方向,可能有助于公司在快速变迁的行业中重新获得竞争力。
有分析指出,该公司去年股价下跌57%,CEO突然离职,评级多次被下调,且正处于重大业务转型期。同时,英特尔的业务拆分也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焦点。英特尔已公开表示正在寻找非核心资产(如Altera)的买家,并宣布本周将分离其VCam业务,同时从法律角度进一步分离其代工部门。
英特尔联合首席执行官Zinsner上月表示,未来是否拆分仍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摩根大通认为,鉴于18A工艺的资本密集性和执行风险,单独拆分IFS(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门存在难度。然而,与大型超大规模客户(或多家客户组成的财团)进行重大股权投资或与代工同行建立合作关系,可能是未来行动的一个较早机会。
随着财报日不断临近,汇丰银行将英特尔的评级从“减持”上调为“持有”,同时维持20美元的目标价。
汇丰银行分析师Frank Lee和Pulkit Aggarwal在周二的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自英特尔于2024年8月2日公布其第二季度业绩以来,该股已调整了约26%,我们认为已达到20美元的目标,现在的定价是合理的。市场已经消化了近期与IDM 2.0战略执行有关的不确定性,以及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将于2024年12月辞职的高层管理人员流失。”
Lee说:“进入2015年第一季度,我们认为营收可能会出现一些下滑,我们的营收估计为126亿美元,这意味着季度环比下降9%,而市场普遍认为季度环比下降6%。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数据中心部门的表现低于预期。我们预计,这可能会给毛利率带来压力,因此,我们对其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38.5%的预期仍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9.1%。”
Lee补充道:“虽然我们承认英特尔最糟糕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过去几个月的所有不利因素似乎都已反映在价格中,但我们认为,要对该计划的执行能否带来业务的全面复苏有明确的看法仍为时过早。”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