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资讯8月16日消息,港股小米集团-W $01810.HK 将于8月21日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发稿,小米年内股价已经大涨超10%。
根据彭博分析师一致预期,小米Q2营收为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调整后净利润为4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每股收益预估0.17元人民币。
近期共有26位分析师给出小米集团-W“买入”及以上评级,平均目标价格21.86港元。

据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小米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约4200万台。分析师预计小米本季度的业绩将体现出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带来的强劲复苏,同时IoT业务的显著增长有助于缓解智能手机毛利率的压力。
根据华兴证券的研究报告,小米第二季度财报的关键业务预期如下:
智能手机业务:
- 收入: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迅速,预计达到4200万台,推动了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显著提升,料同比增长27%,达到464亿元人民币。
- 全年展望:预计2024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70亿台,平均售价将会提升至1100元人民币左右。
- 毛利率:由于零部件成本上涨,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将面临压力,第二季度可能会下降至12.0%,而全年的毛利率预计会是12.9%。
IoT和生活方式产品:
- 收入:预计第二季度IoT收入同比增长约20%,达到266亿元人民币。
- 可穿戴产品和平板电脑:预计第二季度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95%,大约为200万台。
互联网服务:
- 第二季度互联网服务业务预计将实现9%的同比增长,收入预计达到约80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告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和游戏等业务的强劲表现。
电动汽车(EV)业务:
- 交付量:第二季度已交付26000台电动汽车,有望在2024年底实现每月2万台的交付产能。
- 亏损:预计电动汽车板块营业利润层面的亏损约为27亿元人民币。
整体来看,机构普遍上调了对小米的净利润预测,并对IoT业务、电动车业务以及智能手机销售的增长前景表示看好。
摩根大通预计小米第二季度业绩将表现稳健,并轻微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物联网(IoT)业务和电动车业务将成为推动集团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该行相信,在第二季度,小米电动车业务的毛利率将实现正增长,尽管出货量大幅增加,但经营开支的增长应得到有效控制。考虑到电动车的强劲势头、未来两至三个季度可能推出新车型的潜力,以及电动车健康的盈利能力和智能手机毛利的韧性,该行对小米的前景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招银国际预计小米第二季度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持平,收入将同比增长30%,达到892亿元人民币,两者均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智能手机销售强劲、AIoT和网络服务优势以及电动车销售改善。展望未来,尽管物料成本上升带来短期压力,该行对小米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拉美、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新产品推出和海外AIoT业务的增长潜力。该行对小米的核心盈利韧性有信心,并期待未来两年新电动车车型推出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建银国际预计小米第二季收入将同比增长30%,达到876亿元人民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IoT业务的强劲势头。智能手机营收预计将增长27%,尽管平均售价略有下降。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9%,为47亿元人民币,但仍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电动车业务扭亏为盈的进展迅速。
相关投资标的
小米Q2财报将近,还有哪些相关行业概念股值得关注?
名称 | 今年涨跌幅(%) | |
智能手机概念 | 苹果 | 16.72% |
高伟电子 | -0.43% | |
瑞声科技 | 25.00% | |
丘钛科技 | 6.98% | |
舜宇光学科技 | -36.06% | |
比亚迪电子 | -18.44% | |
新能源汽车概念 | 蔚来 | -57.77% |
比亚迪股份 | 3.17% | |
小鹏汽车 | -53.12% | |
理想汽车 | -48.7% | |
特斯拉 | -13.82% | |
行情截至:2024.8.16 |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