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高管解读Q1财报:今年会看到Blackwell贡献大量营收

2024-05-23 09:55 新浪科技

专题英伟达今日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营收26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环比增长18%;净利润为148.81亿美元,同比增长628%,环比增长21%;Non-GAAP净利润为152.38亿美元,同比增长462%,环比增长19%(注:英伟达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月30日至2025年1月29日为2025财年)。

  详见: 英伟达第一财季营收260.44亿美元 经调净利同比增462% 

财报发布后,英伟达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等高管出席随后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是分析是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Stacy Rasgon:我有一个关于Blackwell平台的问题。该芯片目前已经全面投入生产,这对于发货和交付时间意味着什么?对于客户意味着什么?

黄仁勋:我们会在生产了一段时间后进行发货,但我们的生产性发货将在第二季度开始并在第三季度逐步增加,客户的数据中心应该可以在第四季度起使用上Blackwell平台。

Stacy Rasgon:所以Blackwell平台今年就可以开始贡献营收?

黄仁勋:今年我们会看到Blackwell平台对公司贡献大量营收。

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我想请问一下黄仁勋,公司对于Blackwell平台的部署情况会有哪些不同。考虑到其系统的性质,以及市场对于性能的巨大需求,Blackwell部署与Hopper平台的部署会有什么不同?我这样问是因为大规模液冷还没有实现,而且在节点级别和数据中心内部都存在一些工程挑战。这些复杂性的因素是否会延长向Blackwell的过渡时间?管理层如何看待这一切的进展?

黄仁勋:Blackwell有多种配置,Blackwell是一个平台,而非GPU。该平台支持风冷、液冷、X86架构、Grace处理器,以及InfiniBand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Spectrum X网络平台和NVLink通信协议,这些我在GTC (英伟达面向开发者的全球人工智能会议)上都展示过。因此,对于一些客户来说,他们可以将现有的已经部署Hopper的数据中心进行升级,可以很容易从H100过渡到H200再到B100。

无论是电气还是机械方面,Blackwell系统的设计都是能够向后兼容的,当然,Harper上运行的软件栈在Blackwell上也能出色运行。我们也一直在推动整个生态系统为液冷做好准备。过去一段时间中,我们已经同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就Blackwell进行了讨论,包括了同CSP(云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服务商、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系统制造商以及供应链等进行的相当长时间的沟通,以及同冷却供应链、液冷供应链、数据中心供应链之间的沟通。大家对于Blackwell的即将上市都有所准备,都对Grace Blackwell 2能够实现的超凡表现充满期待。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