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前瞻 | 下注芯片化及自建工厂,禾赛科技距离盈利还有多远?

2023-01-31 09:44 智通财经 美股IPO

关于激光雷达,马斯克在说:“傻瓜才用激光雷达”的同时,却已有许多新能源车企不知不觉中将它作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

随着2021成为使用元年,2022年开始放量使用,激光雷达也逐渐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资本关注的赛道之一。在这场崛起之势下,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中国企业也逐渐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日前,禾赛科技(HSAI.US)向纳斯达克递交招股书,向中国赴美上市激光雷达第一股发起冲击,将激光雷达这一细分赛道带到更广泛投资者面前。

据市场消息,禾赛科技此前于2021年1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材料,距离此次申请时隔约两年。另也有消息指出,公司此次IPO计划募资约1.5亿美元,估值或达30亿美元。

研发投入占比近半,仍未迎来盈利拐点

作为广义机器人的“眼睛”,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精确距离,如今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无人驾驶及机器人领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至今有九年发展历史。公司最早期业务重点为用于天然气和其他行业的高性能激光传感器,2016年将主要业务延伸至激光雷达(LiDAR)产品,并于2017年起组建团队展开激光雷达专用芯片研发。

据了解,当前业内较为主流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主要以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几大路线为主。在几种路线中,由于增强感知系统的冗余性能力较强,可补充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缺失的场景,激光雷达在性能、防干扰及信息量等方面展现出较大优势。但与此同时,激光雷达的整体成本相较其他路线而言相对更高,未来仍具备较大降本空间。

但激光雷达高昂的价格,目前为止也尚未能阻挡车企对于激光雷达的热情,更有部分参与者在中高端新能源车赛道中围绕激光雷达数量展开竞争。如今,这一趋势在禾赛科技的交付数据中也有所显现。

2017-2022年间,禾赛科技已出货超过10.3万台激光雷达,2022年累计出货量约8.04万台。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禾赛科技为全球首家每月交付激光雷达量超1万台的公司。

就收入而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禾赛科技也成为2021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中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企业,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规模高于当前全球已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较第二名高出约3.6倍。

可以看出,禾赛科技为激光雷达企业中商业化方面较为突出的企业之一。2019-2021年度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48亿、4.16亿、7.21亿及7.93亿元人民币。

而截至目前,禾赛科技在财务方面仍未实现由亏转盈,尚处于大规模投入阶段。2019-2021年度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分别实现净亏损1.2亿、1.07亿、2.45亿及1.65亿元人民币,其中净亏损于2021年同比有较大幅提升,于2022年前三季度有小幅缩窄。

从费用端来看,公司运营费用主要集中在研发环节上,2019-2021年度,禾赛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50亿、2.30亿、3.68亿元人民币,占收比分别达43.0%、55.3%、51.1%。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已超过2021全年水平达3.76亿元,占收比达47.4%。

1675082076695.jpg

此外,公司于2021年度一般和管理费用出现同比209.2%的大幅提升,占收比同比由18.4%增至32.9%,或为导致公司2021年度亏损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此次一般和管理费用提升则主要与重组相关的部分股东产生的税务费用、员工股票期权行权费用及普通和行政人员的工资支出增加有关。

下注芯片化,布局自建逾百万台年产能工厂

由于具有测距远、精度高、角度分辨率高、受环境光照影响小等优于传统车载传感器的特点,智能汽车车企间的激光雷达配置竞赛竞赛也逐渐展开,从一颗,到两颗乃至三颗,也驱动了激光雷达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由2021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9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自动驾驶、ADAS和机器人等多个终端市场应用的不断扩大。

而战略咨询公司Yole Intelligence分析师Pierrick Boulay和Alexis Debray则预计,激光雷达的汽车和工业应用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21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63亿美元。

尽管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各家机构对于赛道内市场规模的测算有所不同,增长幅度也不一,但激光雷达应用增长的整体趋势一致,短期内赛道仍将具备较好增长前景。

从行业发展来看,激光雷达当前的技术路径仍尚未收敛,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产业链仍未达到成熟阶段,车规标准由各车厂制定,暂未统一。但整体而言,业内发展趋势正朝着小型化、高性能(性能更稳定、探测距离更远)、低成本的半固态、纯固态方案演进。

目前为止,禾赛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ADAS、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各类产品分别覆盖满足短、中、长距离应用的需求。从公司的发展路线来看,禾赛科技于2017年起布局芯片研发,ASIC预计将成为其未来产品升级的核心。

1675082123849.jpg

据禾赛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在ADAS市场,公司正寻求以更低的成本在AT系列中封装更多的激光器/传感器通道,其他产品线预计也将发生类似升级以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未来,公司计划将v4.0 ASIC应用于AT系列和FT系列。

另一方面,2019-2021年度及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产品的材料和组件、制造和劳动力成本分别约占收入成本的77.8%、66.3%、71.1%和84.2%,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规模化运营能力,以规模经济实现更低的产品成本才能更早达到盈利拐点。

目前,公司位于上海嘉定的制造工厂于2018年8月投产,连同过渡生产线非AT系列年产能可达35000台,另有AT系列的预计月产能约为20000台,满足了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的当前需求。

此外,公司仍有总投资超过1.85亿美元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在建,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投产后最终年产能预计将扩大至120万台。目前,禾赛科技为业内为数不多具备芯片化技术研发能力和自建产线的激光雷达厂商。

相较于国外厂商,由于国内产业规模较大,中国激光雷达厂商在应用量上有所支撑,商业化程度更高,加速了产品的迭代效率。而与此同时,部分海外激光雷达厂商对技术路线非常执着,如AEVA专注于难度更高的FMCW路线,一旦成功国内厂商或面临技术断代落后的风险。

除此之外,从产品结构、光源发射技术及产业链等方面,光模块产业均与激光雷达产业高度协同,并积极入局激光雷达器件研发。对于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厂商而言,当前盈利拐点尚未实现,并有多面竞争者及新进入者正蓄势待发,禾赛科技芯片化及自建工厂的故事在纳斯达克是否能讲通,值得拭目以待。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