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早一周 | 港股成交日增,恒指或上试新高!料美联储加息放缓

2023-01-14 15:47 华盛资讯 独家

上周市况

美国通胀数据小幅向下回吐,美联储加息步伐或转细及慢

美国公布1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上升6.5%,符合预期。按月跌0.1%,同符合预期,为自2020年11月以来首次见下跌。同月份核心CPI按年升5.7%,按月升0.3%,齐符合预期。再公布2022年11月份批发库存终值报1%,符合预期及上月1%。同时公布代表小型商会的NFIB,小型企业乐观指数89.8,跌2.1,稍低预期的91.5。更连续12个月低于平均值98。通胀数据终见小幅向下回吐,也反映出早期联储局的大幅加息略见成效。投资者实时估计通胀已开始从高位回落。更憧憬联储局加息的幅度和步伐,都会转细及慢。

但有个别官员继续表示,通胀跟目标仍见遥远,数据要再观望,始能确认是否真的向下调整。因此,上半年仍会继续加息,但幅度可以收窄。债券息率即见回落,10年期国债息率低见3.431厘。美汇指数亦见转弱,先失守103,更曾跌穿102,低见101.97。但黄金价格则见造好,更冲上1,900美元,高见1,912.90美元,并创近9 个月高位。局方去年加息多次,更准备年内继续加息,也预期会持续加至5厘或以上。但近月多项制造业指数皆见跌穿50以下的收缩区,也明确显示当地已陷入经济衰退的周期。企业稍后公布业绩,也估计难有惊喜。基金经理、大型券商或投资者等皆预计,美股上半年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将会以反覆向下寻底为主。

国内资产估值吸引!强劲资金流入将推动A股上涨

国内多家私募基金齐在2023年发布来年股市的展望。大家都认为走过2022年悲痛的日子后,期待2023年将会积极可为。因为内地政府在明确支持房地产政策的同时,推出大量宽松、刺激和优化的政策,适时投放需要的流动性。在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令到投资者对市场恢复信心。 根据私募排网资料显示,私募基金在股票仓位指数重上80.02%,比上星期上升0.36%,更连续4 个星期上升。亦在8周后重上80%以上的水平。继续有外资大型券商表示,对国内A股市场前景极度看好。估计MSCI中国指数仍有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

目前国内整体资产价格仍处于中位数以下,因此估值尚算吸引。在踏入2023年,全球经济仍因为各国的大力度加息而要面对经济衰退。唯国内可因为人民消费强劲而带动公司盈利上升,令到内地经济复苏更见明显。强劲的资金流入,将会是推动A股的主要动力。估计上半年内,公募或私募基金将有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流入股市。而北上流入资金也可超越2,000亿元人民币。未来会重点投资在房地产股份、消费股及科技板块等。国内基金经理表示,近日A股市场小步上升,正反映出经济渐在复苏阶段。因此对市场续保持乐观的心态。

港股多公司配股募资,料旅游、餐饮等行业受惠于通关

港股连升多日后,继续有上市公司把握机会,在市场配售股份筹集资金。首先有 $09626.HK 哔哩哔哩发行1,534.4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是属于Z类1股1票模式,配售价为26.65美元,跟上周五收市价28.65美元,折让近7%。筹集4.1亿美元,大概32亿港元。早上股价低见211港元。其次为 $02013.HK 微盟集团,发行2.48亿新股,占已发行股本约8.9%。配售价以上日收市价7.02折让8.7%至6.41港元。筹集资金15.9亿元。最后是 $00839.HK 中教控股,配售1.47亿股,定价10.94港元,大概集资近16亿港元。

 $01211.HK 比亚迪自2007年开始,旗下汽车已进入印度市场。因为当地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日前参与在新德里郊区举行的电动汽车展销活动上表示,正准备在未来加大力度在印度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到2030年,可在当地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有近4成份额。印度已开始认识环保对当地气候十分重要,因此对电动汽车的的需求也渐见增加。消息刺激股价周内曾高见236.80港元,创近4个月高位。再有外资券商两度上调来年的恒指目标。由原先预测的23000上调至25000。主要是中港两地通关的程序早于预期,更可带动市场渐复疫情前的常态。多个行业更能受惠两地通关后的人流。包括旅游平台、航空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及零售销售等行业。

本周焦点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03969.HK 

来源:华盛证券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国内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工程之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交付系统等服务。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供应商。控股股东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同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科创板上市。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之第三季度业绩为营业额269.45亿元人民币,比上增长6.4%。股东应占盈利同上升8%至26.01亿元人民币。集团拥有投资融资、设计研发、集成系统、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及营运维护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造,和技术产品标准的企业。并坚持引进最新的技术,加快自主创新,以实现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是百份百自家创立的产品国际化。目前已自家完成及拥有高铁列控系统CTCS-3级、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ATO、地铁列控系统CBTC、城际铁路列控系统CTCS-2+ATO、中低速磁悬浮控制系统,及多项自动化系统。并综合成轨道交通核心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成功研发时速200及350公里的高铁自动驾驶技术。

集团先后参与国内占95%以上的高铁项目建设,跨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及武汉等超过40多个城市内超过140多条高铁项目。目前正参与国外的印尼高铁、匈塞铁路,及中老铁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铁项目。可于现价2.61港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3.70港元,跌穿2.10港元止蚀。

后市展望

市场预期美联储减慢加息步伐,美股升势延续三大股指造好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苹果,预计到2024年12月开始,会逐步改用自家开发MicroLED显示技术,并减少依赖现有供应商Samsung及LG等其他品牌的面板。自行研发的MicroLED 早在2018年展开,预计到2020年可以采用。但因为种种的技术或成本上的问题,以致延迟至2024年底。率先采用的产品将会是Apple Watch,由现有的OLED提升至MicroLED技术。新的面版会比前更光亮、更鲜艳。更可从侧面看得更清楚。

世界银行在经济展望的报告内指出,预测年内全球经济增长仅1.7%,比6月的预测3%大幅减少近半。为近30年以来,第三慢的增长速度。同时亦下调多国经济增长预测至接近衰退的水平。因为各地央行为压抑高通胀而大幅加息。再加上俄乌战事的影响、原油价格的急涨,以致借贷成本也见抽升,导致经济步向衰退。美股延续近日升势,三大指数继续造好。主要是日前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言论未见极鹰,再加上投资者预期局方会减慢加息步伐。三大指数连升多日,纳指连升5日,创自去年9月12日以来,最长升势。

资金大幅流入,港股成交额趋增,金融出手推进房企资产负载表优化工作

踏入2023年,各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已提早展开。首季度预计先发行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其中有近9成是新增专项债券。淅江省、江苏省、山东及福建省等发行债券皆超过或接近千亿元人民币。18个省市在第一个季度内累计发行债券10,432.05亿元人民币。其中一般债券总额1,434亿元人民币,专项债券总额8,998.05亿元人民币。财政部准备年内新增专项债劵额度定于3.8万亿元人民币,高过2020年的3.75万亿元。筹集资金继续用于基建项目上

根据国内资料显示,在2022年10月开始,内地券商开设港股通的客户大幅增加。到11月更以倍升速度增长。由于现时香港跟内地的互联互通渐趋成熟,而机制亦持续优化。也因此吸引大量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买卖。以目前的走势,似见越来越多。大量的资金流入,刺激港股成交金额也日渐增加。现时港股在大幅升跌时设有限制,加上可以即日买卖。更见吸引内地投资者。

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准备再推进更多工作,目的在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转至更安全。工作主要针对主业是房地产项目、优良的房地产企业、经营规模较大,而项目覆盖率亦较广的。加快投放更多在专项借款,及交楼贷款的计划上。协助房地产企业在资产上启动,到期债务可以顺接,以加大保交楼力度。

预期短期内乐观情绪延续,恒指巩固后或上试新高,蓝筹获资金追捧

恒指自去年10月底创出新低后,大部份的券商、基金或投资者等,皆沽货避险,并转为大比例持有现金。但在12月下旬后,港府公布内地与香港两地可通关消息后,资金即见回流,并带动港股连日造好。上周直冲上250天牛熊平均线,再持续在高位附近靠稳。即见有外资再度重新配置港股,更有个别加大持有港股比重。本星期内已累升超过747点,更连日创新高。日平均成交额也增至1,492亿元。周内升势颇为凌厉。更升超过多家券商的目标价。

因为疫情渐见受控,中港两地通关亦顺利展开。造就各大券商皆对国内A股及港股有极乐观情绪。摩根史丹利更连续3个月3度上调恒指目标至年内可高见27000。预计短期内的乐观情绪仍会继续,恒指也会先作巩固,再向上试新高。周五见大型蓝筹有资金追捧, $00005.HK 汇丰银行高见55.5港元,创出月内新高。 $00941.HK 中国移动更创52周新高56港元。 $02628.HK 中国人寿亦高见15港元,跟创52周高位。其他亦有 $00728.HK 中国电信、 $00762.HK 中国联通、 $00386.HK 中国石油化工、 $01055.HK 中国南方航空及 $02888.HK 渣打银行等齐创52周高位。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