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暴拉42%!政策暖风频吹,外资组团“扫货”!地产将向何方

2022-11-09 10:20 财华网

华盛资讯11月9日消息,港股内房板块集体走高,旭辉控股集团涨超42%,碧桂园涨25%,龙湖集团涨超35%,新城发展涨22%,雅居乐集团涨12%。

港股物管股跟随大涨,截至发稿,碧桂园服务、中海物业涨超11%;旭辉永升服务涨9.38%,世茂服务、融创服务跟涨。

地产大涨背后助力为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外资再度“扫货”楼市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资本正在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抄底。

继3月份在中国内地拿下成都及武汉两块地皮之后,10月17日新加坡房企凯德集团以底价20.37亿元成功拍下位于北京CBD的博瑞大厦。

10月24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6.75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4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24万平方米。

10月24日,凯德又以15亿元成功购入杭州钱塘区约40亩住宅地块。该项目计划建设服务型公寓200套以上,高星酒店客房200间,剩余部分做零售商业。

11月8日,黑石房地产基金持有及管理的多元资产管理平台——龙地宣布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现代仓库的收购。随着收购的完成,龙地在中国的业务版图将大幅扩张。

黑石高级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房地产主管韦增鹏表示:“过去16年,黑石始终积极投资中国市场,我们仍然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此次收购是扩大龙地的重要一步,将继续扩展业务布局,并在整个房地产周期内提供我们的国际性专业知识和经验。”

而在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黑石筹集了近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600亿元,用来抄底房地产。

和往年一样,本次外资下注中国仍然采用了“组团”方式。

除黑石外,今年以来,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凯德、博枫等知名国际开发商、资管公司,加速在中国拿地、布局项目,投资路径涉及写字楼、商业CBD中心、长租公寓、物流园区、旧城改造等多个领域。

从过往这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来看,多数取得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近些年疯狂抄底中国房地产的凯德。

凯德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一,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外资房地产开发商。公司做大的秘籍就是持续投资中国,而最大的投资领域则是房地产。此前公司谋定而动,适时出击,每每在房地产预期降到低点的时候出手,均有大的斩获。

除楼市外,股市也成为外资囤货的领域。

优质地产股获增持

一些优质的地产股成为外资的收购目标。

10月5日,JPMorgan Chase&Co.以每股均价0.829港元增持旭辉控股(00884.HK)2994.25万股,涉资约2482.23万港元。增持后,JPMorgan Chase & Co.最新持仓数约为5.023亿股,持股比例由4.99%上升至5.31%。

时间线再往前,8月22日,GIC Private 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万科企业(02202.HK)37.19万股,总花费约为551.08万港元。增持后其最新持股数约为1.71亿股,持股比例为9.02%。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在房地产领域的频繁布局引人关注,大大提升房地产市场信心,提振二级市场房地产股士气。

房企融资环境出现积极变化,机构看好地产回暖

 近一段时间,部分涉房企业融资松绑,市场融资环境逐渐改善。在不少分析看来,政策的持续优化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市场信心,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这一信号值得关注。

 “近期,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相信房地产市场能保持平稳健康发展。”11月2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

 自三季度末以来,央行及相关部门连续发声,旨在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房地产市场,妥善处理房企风险,推进“保交楼”工作。

1月8日,交易商协会官网宣布,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下简称「支持工具」)。虽然该项工具并不是只针对与房地产企业,但政策直接明确提出可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并新增「直接购买债券」的执行方式,并提出「2500亿元」的潜在规模,意图和目标都相对明确。如果工具能够顺利落地,民企融资,包括民营房企标准化融资以及合规信托的偿还压力会继续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认为,世界顶尖资本选择当下加码中国市场,说明对中国房地产的价值认可。这些外资均选择在北京、上海、成都等热点城市核心地段布局,也体现了这些优质项目的保值、增值性。

此外,在美元加息期,外资拥有汇率优势,如果用美元抄底人民币资产,势必将大大增加这些资产的投资溢价。

中金分析表示,如果政策继续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融资,带动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修复,我们有望看到销售的企稳和回升,但投资的企稳回升可能要相对滞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