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近期,港股医药公司迎来财报季,多只医药股在公布业绩后大涨。8月22日,华润医药H股涨超4%,多家附属公司公布中期业绩,其中华润博雅生物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约人民币13.99亿元,同比增长8.02%;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2.79亿元,同比增长41.03%。
25日,凯莱英披露半年报,公司主营收入50.41亿元,同比上升186.4%;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上升305.31%
26日,泰格医药H股盘中升超7%。22H1,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增长42.12%。
今日(29日)亚盛医药-B涨超5%,公司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36.9%,奥雷巴替尼获加拿大临床试验许可。
港股前20大医药公司涨幅表现:

美股医药方面,市场热点在于疫苗公司专利事件,Moderna起诉辉瑞、BioNTech 称其新冠疫苗侵权,导致多数疫苗股全线走低,辉瑞近一周跌超4%,Biontech近一周跌超3%。
上周一,Signify Health $SGFY 盘中一度涨超40%,消息称公司计划召开董事会,评估多项收购要约。竞标者包括科技巨头亚马逊 $AMZN 、联合健康、CVS健宝 $CVS 以及家庭医疗服务提供商Option Care health Inc. $OPCH 。
美股前20大生物科技公司涨幅表现:

湘财证券指出,梳理药品行业已经披露中报公司情况,Biotech主线建议关注已落地BIC产品放量投资机会,Pharma转型主线明显看到龙头公司经历了近三年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业绩及产品管线均已释放改善信号。建议关注前沿科技创新、Pharma转型创新、底层工艺创新。
猴痘疫情方面,美国猴痘病例接近1.7万 专家却乐观预期已经见顶。周四,WHO报告称,上周全球猴痘病例环比下降了21%,逆转了此前一个月全球猴痘病例数量的上升趋势。纽约市目前报告了2888例猴痘病例,比任何其他管辖区都多,根据该市卫生部门的数据,截至周四,新增猴痘病例从平均每日70多例下降到9例。美国专家认为,随着人们对猴痘疫情的认识增强、行为发生改变,以及此前感染者已经拥有一定免疫力,未来猴痘病例将开始减少。
丹麦疫苗制造Bavarian Nordic称,与泛美卫生组织(PAHO)就猴痘疫苗达成供应协议,预计9月开始向泛美卫生组织交付猴痘疫苗。
多数猴痘疫苗股近期走势低迷,SIGA近一周跌超29%。
猴痘概念股近一周涨幅:

二、医药行业重要消息
- Moderna起诉辉瑞和Biontech,抄袭新冠疫苗技术
8月26日,美国疫苗制造商Moderna公司宣布,正在起诉辉瑞及其德国合作伙伴BioNTech公司,理由是它们在开发第一个新冠疫苗时侵犯专利权。消息公布后,BioNTech股价大跌超过2%,辉瑞股价也下跌超过1%。该诉讼指控辉瑞/BioNTech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抄袭了Moderna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获得专利的mRNA技术,涉及两种类型的专利,其中一个涉及mRNA结构,另一个涉及编码一种全长刺突蛋白,Moderna称其科学家在研发MERS疫苗时就已经开发了这种蛋白。

诉讼没有明确经济损失以及要求赔偿的金额。Moderna公司CE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诉讼是为了保护过去十年该公司为mRNA技术平台所进行的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辉瑞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回应,对于莫德纳的指控均不予认可。
- 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再遭质疑
根据以色列的一项大型研究,辉瑞研发的新冠药物Paxlovid似乎对40-65岁人群几乎不起作用,不过仍然能降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新冠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这项以10.9万名新冠患者为样本的研究显示,在感染新冠后不久后即服用Paxlovid,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住院风险可降低约75%,这与辉瑞当初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申请批准使用该药物时提供的初步数据相吻合。但该研究同时显示,对于45岁到60岁之间的人群,Paxlovid未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拓展阅读: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再遭质疑!研究:对40-65岁人群几乎没用
- “番茄流感”持续蔓延,印度政府向各邦发放检测和预防指南
番茄流感病例持续蔓延,印度卫生部已向各邦发放了检测和预防指南。在过去几个月里,印度已有报告里超过100名儿童病例。番茄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变种,最常在儿童群体中出现,因患者会全身出现番茄状水泡而得名。除了水泡,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疾病还会引起发烧、疲劳和身体疼痛。《柳叶刀》称,番茄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专门的药物治疗它。
- 美国停止为民众支付,新冠疫苗检测和治疗费用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将停止为民众支付新冠检测、治疗和疫苗的费用,转而让保险公司和民众自己承担。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协调员阿希什·杰哈表示,政府最早将于今年秋天起停止为民众支付新冠防疫费用。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将于本月30日召集制药企业、药店和各州卫生部门代表,共同商讨如何调整防疫相关费用的报销、保险范围,以及没有医保的人群应如何接种疫苗和治疗等问题。据统计,目前美国约有 3000万人没有医保。近期,美国疫情相比之前的高峰期略有好转,但平均日增新冠病例仍约8.8万例,日增死亡病例约400例。
- 阿斯利康考虑未来退出疫苗业务,CEO称不后悔开发新冠疫苗
据路透社23日报道,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公司可能不会继续疫苗业务。对于阿斯利康是否会扩大针对其他传染病疫苗业务,苏博科表示,公司正在进行相关评估。
不过,苏博科强调,并不后悔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新冠疫苗,原因是公司已经交付数十亿剂疫苗。
- 翰森制药拟付16.92亿元,引进一款3CL新冠口服药
8 月 22 日,翰森制药发布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华益健康药物研究中心订立独家许可与合作开发协议根据许可协议,被许可人获得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候选新药GDI4405系列于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被许可人将支付人民币1200万元首付款及最多人民币16.8亿元的开发、注册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潜在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 中国生物制药:维持全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目标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1.9亿元,同比增长5.9%,但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减少77.3%,显著减少主要由于一联营公司财务表现低于去年同期导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4.5%。对此中国生物制药高管回应称,首先,上半年疫情对公司上海等地的生产运营和销售造成较大冲击,若剔除疫情影响,公司是能完成双位数业绩(指营业收入和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其次,疫情也影响了PD1的转移生产进度和供应,这个问题公司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解决,并使得PD1产品实现持续放量增长。
- 康方生物上半年净亏6.3亿,首个双抗产品放量首年目标销售十亿
康方生物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继续亏损。公司已有3个(含1个对外授权PD-1单抗)1.1类完全独立研发的新药成功进入商业化,其中公司于2021年四季度获批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约3亿元。公司预计当前在手现金流起码能够维持公司未来两年半的创新投入,管理层还透露公司首个双抗产品开坦尼上市首个完整年的销售目标是10亿元,目前开坦尼市场反馈较好,医保谈判也在进行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