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连续减持,大规模“瘦身”释放什么信号?

2022-08-26 17:01 市场资讯

近日,有传闻称腾讯计划出售其所持外卖公司美团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腾讯拥有美团约17%股权,消息传出后,美团在香港上市的股价一度暴跌 10%。随后,腾讯表示对该消息不予置评。

一个小道消息能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腾讯最近一年内对其投资的多家上市公司完成减持动作。腾讯在投资领域的多番“瘦身 ”,使得“减持美团”成为一个符合猜测的传闻。

从高调入场到连续减持退场,腾讯的“瘦身”计划释放了什么信号?

过去一年,腾讯几度减持

自去年10月起,腾讯先后减持了海澜之家、京东等六家企业。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

“割肉”海澜之家

2021年10月,腾讯减持了手中的海澜之家股份,从原来的5.52%减少到了4.99%。2018年2月,腾讯向风头正盛的海澜之家投资近25个亿。有分析认为,当时投资海澜之家,是腾讯在新零售领域“跑马圈地”的一部分

2020年之后,线下零售和实体产业迎来巨大冲击,但海澜之家重视线下门店的策略并未及时调整。这导致其2020年净利润下降44%,成为上市以来利润降幅最大的一年,腾讯最终选择了“割肉”。

“减持不减合作”的京东

腾讯在2021年底将手中持有的价值约1300亿港币的京东股票,以“实物分红”的方式送给股东们。减持完成后,腾讯持有的京东股权从16.9%降低至2.2%。

虽然减持了京东,但腾讯与京东战略合作的大方向没变。今年6月底,腾讯和京东公布了第三次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供应链和技术层次展开合作,深入程度超越以往。

“财务性减持”Sea

2022年1月,腾讯减持2.6%的东南亚即时通讯公司SEA(SE.O)股权,变现32亿美元。腾讯减持后,Sea股价持续走低,但基本盘仍然稳固。

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达29亿美元,增速29%;毛利11亿美元,增速17%。特别是其电商平台,GMV、订单数和营收等核心指标的同步增速分别为27%、41%、51%。若能保住强劲的增长势头,Sea有望回到两千亿美元的市值。

弱化新零售,减持步步高

腾讯于2018年入股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步步高旗下拥有步步高超市、步步高百货、步步高电器等多种线下零售业态。当时,拥有300余家线下门店的步步高,无疑是腾讯广撒网切入新零售的优质标的

随着腾讯整体弱化新零售布局,巩固游戏、社交等主营业务,对步步高的投资已经失去原有价值。今年4月19日,腾讯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863.91万股,在步步高的持股比例由6%降至4.999993%。

减持华谊兄弟

8月初,通过大宗交易和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腾讯将对华谊兄弟的持股比例从约7.94%下降至4.99%。减持背后,是华谊兄弟在2018至2021的四年间,亏损总额超64亿人民币的现实

华谊兄弟近年来在电影投资和制作领域持续乏力,不再是腾讯的最优选。但减持华谊,不意味着腾讯要收缩对文娱行业的投入。事实上,最近先后上市的柠萌影视和博纳影业,都是腾讯的投资对象。

腾讯为何要减持?

腾讯减持,或基于以下几种考虑:

满足监管政策要求

有投行人士认为,腾讯减持有可能是为了配合“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政策要求。近年来,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监管加强,各大平台公司都有所收敛,从迅速扩张变为有序收缩。剥离非主营业务,聚焦主业成为首选。

投资决策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自身也在被减持之列。今年6月,腾讯第一大股东Naspers公告称,将出售腾讯股份以筹集回购计划所需资金。2021年4月,该公司刚完成第二次对腾讯的减持,将持股比例从30.9%下降到28.9%,并承诺至少未来三年内不会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如今不过一年后就再度减持,令市场倍感意外。

实际上,腾讯及其大股东Naspers集团的减持行为,是基于市场流动性环境收缩的投资决策,在海外资本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收紧之前未雨绸缪

移动互联网之后,如何把握下一个时代风口?

过去十年腾讯的高歌猛进,一方面是因自身业务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是靠着充沛的资金和流量组建了一支“英雄联盟”,但如今这套战略正在失灵。

移动互联网红利不再

腾讯曾靠投资创建起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庞大“联盟”,但随着监管对互联网大公司日趋严格,这条道路已经“此路不通”。

当联盟式扩张不再被允许,腾讯增长逻辑必然要发生变化,回归到专注自身业务发展的道路上。根据腾讯二季度财报,增值服务业务收入71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8%至186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1%——三大业务,两个增长停滞,一个继续下滑

曾几何时,丰厚的移动互联网红利不仅壮大了腾讯自身,同样使其一众盟友获益。当移动互联网红利不再,该如何把握下一个时代的风口,是腾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或发力视频号和游戏

从二季度财报可以发现,腾讯收入主要由增值服务业务、网络广告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其中,增值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游戏业务和社交网络收入(含视频号直播、数字内容订购服务等)。

在财报中,腾讯明确指出的、能为公司带来营收增长的,只有视频号: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视频号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200%,基于人工智能推荐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40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100%。

在视频号之外,腾讯或将在游戏领域也有所突破。腾讯游戏在6月推出游戏科技概念,发布了40余款产品与内容。腾讯高级副总裁马孝轶透露,公司已成立软硬一体的XR业务线。相关技术的进步不仅有望使腾讯进一步强化游戏业务的优势,也能为To B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多可能。

巨头争夺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多年前,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转换,微信的横空出世帮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一跃成为互联网领域头部平台,但下一个时代的机会或许并不在互联网。

如何在不擅长的领域获取确定性的增长,将是摆在腾讯和所有互联网企业面前,最大的难题。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