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蔚来之后,又一只回港上市中概遭遇做空。今日开盘后,港股名创优品跳水跌超10%,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
7月25日,Blue Orca Capital披露了对该公司的空头头寸,对其财务报告表示怀疑。
据中新财经,该做空机构称其经过七个月的调查,发现名创优品有数百家门店由公司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董事长在不正当交易中作为中间人,从公众公司挪用了数亿元;名创优品收入比IPO前的峰值下降了40%,新冠疫情前已有大规模关店潮,加盟费在过去两年下降了63%。
做空报告如下:

7月27日,名创优品立即进行了有力回应。
今日早间,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公告,回应Blue Orca Capital沽空报告称该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公司资料之误导性结论及诠释。公司董事会正在审查该等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行动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基于本公司管理层之建议并为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决定成立由独立董事徐黎黎、朱拥华及王永平所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旨在监督就该报告中相关指控所开展的独立调查工作。独立委员会得于适当时聘请独立专业顾问协助独立调查。
名创优品公告截图如下:

Blue Orca 过去有多次做空中概股的历史,包括例如,新氧、中国飞鹤、万国数据、拼多多等公司。需要明确的是,专业做空机构也绝非“百发百中”,近期香橼对跟谁学的做空报告同样也被指出存在较多的低级失误。
机构:中概股做空具有周期性,且存在“套路”
机构表示从做空案例发生时间来看,做空案例具有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据国盛证券研报,中概股做空的周期特征,与美股金融监管的周期性,以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密切相关。最后,中概股做空潮还具有一定的“日历效应”。
做空机构在做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要“套路”,通常来看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容易吸引做空机构的关注。
2009 年 4 月 16 日,新东方赴美上市不满 3 年就遭遇了来自香橼的做空。此次做空理由主要为,新东方相较于其他同类公司已经被严重高估。
然而,报告中被香椽公司拿来作对比的是华尔街英语,研究方法和论据并不够充分,市场在调整后立刻上涨,并未受到明显冲击。2011 年 11 月 17 日,新东方再次被天地博源做空,该研究质疑新东方在合并公司财务业绩时未消除公司间交易,从而使得 2007 年至 2010 年间的收入夸大了近 1.67 亿美元,净利润夸大了 1.37 亿美元。
受此冲击,新东方连续 3 日下挫,累计跌幅达 13.40%。不过,新东方很快就于 11月 21 日公开回应,并指出天地博源研究中的多项纰漏,股价次日即开始回升。随后新东方联合网易前首席财务执行官李廷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北大国际 MBA 美方院长杨壮等人成立了独立特殊委员会,组织调查并回应浑水报告中的种种质疑。10月18日,新东方最终通过 SEC的审核,清白得以澄清。
蔚来曾突遭机构做空,公司积极回应股价迅速回升
北京时间6月28日晚间,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 LLC发布报告称,蔚来通过玩“大胆的会计游戏”增加收入并提高净利润率,以达到市场期望的目标。
6月29日,对于灰熊的指控,蔚来发布公告称,该报告并无依据,其关于公司资讯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公司的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正在审查这些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将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适用规则及条例项要求适时作出进一步的披露。
不过这次做空没有对蔚来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在公司积极回应后的6个交易日内,蔚来美股市场股价回升了3.93%,当前总市值为2497亿港元。
中概股做空影响几何?
国盛证券表示,总的来说个股被做空对中概股整体影响相对有限,更多是情绪上的扰动。首日涨跌幅的中位数主要集中于-3%至-5%之间,其平均数则主要集中于-0.5%左右。
作为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机制,做空机制无可厚非,需要警惕的是市场的恶意做空行为。对于上市公司,“身正不怕影子斜”是抵御做空的根本,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是“脱敏”做空的重要手段。
中概股加速回流大势所趋,双重上市渐成主流
近期,中概股如何穿越周期主动走出当前困境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众多中概股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启发,这些上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被做空和监管等利空所产生的连带扰动。
机构表示,在中概股双重主要上市长期正面意义显著。既可以有机会纳入港股通,获得更高的流动性,扩大股东基础,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另外市场也可以更多的聚焦在公司基本面层面。特别是在近两年持续面临美股退市的压力环境下,回流港股已经是大势所趋,长远来看选择在双重上市正面意义显著。
就在昨日,阿里巴巴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港交所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预计相关流程将在2022年底前完成。受利好消息刺激,港股阿里巴巴单日涨超5%,带动港股科技板块集体反弹。显然,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头部中概企业,阿里巴巴的选择十分引人注目。
安永表示,中概股企业在中美两地监管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双重上市可以使企业在两个市场的表现相对独立,更能保持股东利益。
目前双重上市的两个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这意味着,即使某只股票在一个交易所摘牌,也并不影响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这更能保护股东利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