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上市大势所趋?港交所新规落地!微博等32只中概股加速赴港IPO

2021-11-29 14:50 华盛资讯 独家

华盛资讯11月29日获悉,微博即将回归港股市场,目前正在招股中,预计将在12月8日正式挂牌港交所交易。

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今年三季度月活跃用户达到5.73亿人,其中有超过 75% 属于当前的新消费主力“Z世代”,即1990年或之后出生的一代。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微博三季度净单季度营收6.07亿美元,同比大涨30%;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美元,整体业绩超过市场预期。中信证券也指出,看好微博差异化商业解决方案及其核心社交媒体价值。

微博表示,预计此次港股IPO全球发售净筹约20亿港元,募资款的约45%将用于持续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参与度,以及改善内容生态系统,另外约25%用于研发以提升其用户体验及变现能力。

事实上,回顾今年中概股赴港IPO情况,已经有携程、理想、小鹏、B站、汽车之家等陆续回归港股市场,而中概回港上市风潮,随着明年港交所第二上市新规的到来,或成为大势所趋。

港交所新规“三重奏”!力促中概股回流

就在11月19日,港交所宣布落实放宽第二上市要求,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取消“创新型企业”的资格限制,允许经营传统行业且没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大中华发行人;二是将拟二次上市的海外发行人的市值门槛降低:公司只需要上市5年兼市值达30亿元,或上市两年兼市值达100亿元。

数据来源:香港交易所

当前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标准是企业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其中创新型公司是最硬性的条件,即便一些传统行业公司规模够大也有可能不符合规则,限制了回港上市企业的多元化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表示,此次港交所降低第二上市企业的行业和市值门槛,有助吸引更多不同类型公司回流港股,为期望回港IPO融资的企业提供有序且高效的便利条件,新规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    来源:公开网络

港交所本次修订的第二个重点是允许那些具有 WVR 或 VIE 架构的获豁免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可保留原架构,直接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挂牌。从而跳过“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的“两步式”途径, 以更低的上市成本实现双重主要上市。

第三点在于,港交所在今年宣布扩大恒生指数成分股数量,将在2022年中前将成分股数量增加至80只,未来最终固定至100只。在11月19日的最新一轮季检中,不仅恒指继纳入阿里后再度纳入京东、网易这两只二次上市标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覆盖的二次上市标的京东、网易、百度的权重也得到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得益于恒指扩容和更多二次上市标的逐步纳入到恒生两大旗舰指数中,预计未来更多符合条件的中概股或赴港二次上市。

预计这32家公司有望回港上市

随着港股第二上市门槛进一步降低,申万宏源表示,中概股回流的风潮将从此前的大型科网巨头为主,逐步扩散至中小市值的公司,且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将进一步多元化。

其中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以下 32 家公司近期满足港股第二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的条件。

华盛通整理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证券

香港融资平台地位加强,中概股回港有哪些投资良机?

对于此次香港联交所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将提升港交所作为环球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声誉,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同时有助确保香港维持高水平的投资者保障。

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认为,当前美股面临税负增加以及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环境,因此相对于美股,2022年港股的长期配置吸引力更强。此外,得益于更多二次上市标的逐步纳入到恒生两大旗舰指数中,预计未来美国市场对于港股的传导效应将更为直接。当前港股中资股相对美股存在明显估值折价的板块,特别是新经济领域有望受益

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看来,当前赴港上市的中概股更多偏向于互联网企业,这类企业总体来看质地较高、业绩优良。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该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前往新股中心,查看更多新股资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