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惊叹于亿万富豪们财富的总量,也感叹富人们财富的增值速度。”
囊括各个国家富豪排名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每年揭晓时,都能吸引世界的眼光,引起各界的热议。人们惊叹于亿万富豪们财富的总量,也感叹富人们财富的增值速度。
在长达四五十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历史中,各行各业的精英都上榜过,有过资本家、银行家,有过石油大亨、房地产商,也有过制造商、零售商,还有过创业者……但在这些亿万富豪中,唯独通过投资其他公司股票而常年榜上有名的人极其稀少,其中最负盛名者,便是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
如何选择并持有好股票?从历年股东大会看巴菲特投资之道
每个中国股民,即使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也一定听过“股神”巴菲特。
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年均回报率近19%,投到了可口可乐、美国运通、苹果等巨头,更因重仓比亚迪为中国市场所熟知。而他的投资策略,被全球投资者视为“投资圣经”。
每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都会开启投资者的朝圣与狂欢,回望巴菲特多年写出的股东信和其投出的好公司,他的投资哲学也逐渐明晰。
长期投资:“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十年,那么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案例:持有多家公司30年左右
如果选出一句巴菲特最广为人知的炒股名言,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一句是:“不要关心股价的短期波动,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十年,那么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这句话也最能够代表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长线投资。
翻阅巴菲特五十余年的投资成绩单,持有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等公司的时间均在30年左右,这些公司也为巴菲特带来了不菲的回报。一般来说,巴菲特持有股票的时间均超过10年。
而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他持有华盛顿邮报40年,终获10亿美元回报。
1973年,华盛顿邮报股票大幅下跌,近乎腰斩。一直信奉“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的巴菲特自然不会放过在股票低点买入的机会。
同年2月,巴菲特以27美元买入18600股。随后股价持续下跌,他也随之不断“加码”。5月跌到23美元,他买入4万股;9月,股价跌至不足21美元,他以20.75美元的价位买入超18万股。
三次投资,巴菲特已然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公众股的最大股东。
似乎在考验他的定力,自巴菲特投资后华盛顿邮报股价持续低迷,最低曾跌到20美元,到了1975年股票价格也没有高于巴菲特买入的平均价格。
直到1983年,华盛顿邮报股价大幅上涨,市值一举破10亿美元,此后该公司在十多年间均保持较好的股价表现。实际上,从1973年到1992年,巴菲特投资该公司的首个二十年,公司每一美元留存收益,为其股东创造了1.81美元的市值。
回顾这次成功的投资,巴菲特在1985年表示华盛顿邮报的价值曾被严重低估:“大多数证券分析家,中介经纪人和基金管理人本该估计到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内在价值在4亿到5亿美元之间,而每个人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它的股票市值只有1亿美元。”
此后的20年,华盛顿邮报股票也曾出现多次震荡,但巴菲特始终坚持长线投资。 根据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2年财报显示,巴菲特仍持有华盛顿邮报28%的股份。
2013年8月,亚马逊CEO贝佐斯同意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华盛顿邮报》等报纸资产。消息公布后一天,华盛顿邮报公司股价开盘上涨5.3%,报599美元。按照此时股价,巴菲特持有的股票价值高达10.2亿美元,这笔投资的回报率高达9170%。
实际上,长线投资策略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今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中仍提示,不要关注季度变动。
“GAAP新规令伯克希尔的利润发生狂野且反复的波动,这样的大幅波动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去。我们对此的建议是请关注运营收益,少关注其他任何形式的暂时收益或损失。”他表示。
价值投资:“时间是这笔好生意的朋友”
案例: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多次增持苹果
是否持有任何一只股票足够长的时间都能赚钱?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谈及如何选择股票,这就涉及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这一概念由巴菲特的投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创造。
格雷厄姆认为,虽然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上有它一定的定位,但由于投机者仅仅为了寻求利润而不注重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分析,往往容易受到市场左右,陷入盲目投资的误区,股市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常常使他们陷于血本无归的境地。而谨慎的投资者只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作出投资决策,所冒风险要少得多,而且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价值投资不是投机,需要对公司进行充分的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投资可口可乐。 1987年的可口可乐陷入了困境, 10月19日当天股票也跌了20%左右,之后持续低迷。这对于长期研究可口可乐,并看好其发展潜力的巴菲特来说,是一个绝好机会。
灵感源于他之前的一笔投资,喜诗糖果。
巴菲特在1997年股东信中曾提到:“如果我们那时没有买下喜诗糖果并经历公司随后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让我们明白了一些其他道理—— 我们就不会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所以,我们如今从可口可乐的投资中赚到的110多亿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喜诗糖果。”
两笔生意的相似之处在于,除了都是同处食品行业,且拥有行业领先地位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巧克力和碳酸饮料的需求稳定,这就代表具备行业稳定性和前景,同时,这两家公司资本开支较小、现金流充足。
不能忽略的还有团队,自1981年可口可乐更换CEO后,Roberto Goizueta成为新的CEO。巴菲特看好其管理层团队,在投资后也曾多次在股东信赞扬其能力。
在深入考察后,巴菲特开始以每股平均购买价41.8美元的股价大量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到1988年底共持有1417万股,成本为5.92亿。在1988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告知股东们,打算长期持有可口可乐。
20多年后,巴菲特在2010年致股东信里表示,“1995 年我们从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8800万美元股利。自那时起的每一年可口可乐都在提高分红。2011年,我们几乎肯定能获得可口可乐的3.76亿美元分红,比去年高了2400万美元。我预期十年内这个分红数字将翻倍。有朝一日如果我们每年拿到的分红都已超过当初投入可口可乐的资本,我不会感到奇怪。时间是这笔好生意的朋友。”
根据可口可乐2018年年报,其2018财年年报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64.34亿美元,同比增长415.54%;营业收入为318.56亿美元,同比下跌10.04%。
而2016年起多次增持苹果之举同样被视作价值投资,这也是巴菲特持有的少有的科技股。
2017年3月,巴菲特在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谈及为何买苹果公司的股票, “我投资的不是股票,而是商业,是一门生意。苹果虽然涉及很多的科技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苹果依旧是个消费品公司。”
2019年,尽管苹果公司自2018年开始股票屡屡下跌,伯克希尔年报显示第一重仓股仍为苹果。
新市场:已经在中国寻找一些好“猎物”
案例:“抄底“比亚迪
除了拥有众多拥趸,巴菲特与中国的资本市场缘分不浅。早在2003年,他就在中国资本市场“尝到甜头”。
2003年,巴菲特在港股市场以4.88亿美元的价格买入中石油23.4亿股,并于2007年抛售。这笔生意让他大赚35亿美元,回报率超过5倍。
至今为止,巴菲特在中国市场最大手笔的投资发生在2008年。
2008年末,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抄底”入股比亚迪,比亚迪成为其重仓股中的唯一一家中国公司。
巴菲特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份,约占其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交易总额约为18亿港元。
2009年7月30日,比亚迪收盘价达41.65港元。这让巴菲特此次投资获利 420%。2017年末,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持股比例为8.2%,比亚迪成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大重仓股之一,按照该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投资比亚迪回报率高达745.26%。
虽然其财报显示,2018年,比亚迪跌出公司15大重仓股榜单,但巴菲特至今尚未抛售比亚迪股票。
投资比亚迪后,“中国”成为了巴菲特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梳理巴菲特近十年的股东大会发言发现,除了“做多中国市场”是其最常被提及的观点外,他对于中国市场的看法也颇为“紧贴热点”,因而屡屡引发关注。
在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库,潜力无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他更“直率”坦言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
2012年,针对中国出现的新兴产业,他表示倾向于投资一些出口优质产品的中国公司,特别是消费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一些巨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将超过部分美国公司。
2013年,“中美”关系广受关注时,他表示美元在未来世界货币的地位20年不会动摇,而美国和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成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2015年,中国股市正在经历自2014年11月开始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飙升,巴菲特被问到“价值投资是否适用于A股”,他回答:价值投资理念可以在不同国家运用。中国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强,中国股市商机很多,波动很大,但是中国股市投机行为更大。
2016年初,索罗斯强调中国债务增长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可能重蹈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覆辙,这一言论引发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经济危机的关注。而巴菲特则在股东大会上“杠上”索罗斯,认为其担心过多。巴菲特表示对中国经济非常乐观,中国在处理经济转型与改革中,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去年,他坚定看好中国股市,称“中国股市将跑赢美股”,并透露已经在中国寻找好一些“猎物”。这让业界针对“哪些中国公司会被股神选中”进行了大规模讨论。
不过,尽管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比亚迪汽车仍是巴菲特目前唯一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
实际上,伯克希尔坐拥千亿美元,此前,巴菲特多次表示想把钱投出去,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收购目标,近期甚至透露未来可能回购1000亿美元的自家股票。
六个打造巴菲特为传奇投资者的理由
1.巴菲特一直保持着相对狭窄的研究重点
巴菲特主要局限于他感觉具认知的行业。对巴菲特来说,这些领域是金融股和消费类主食。通过关注他显然感兴趣的公司、主题和趋势,巴菲特已经非常善于挑选这两个行业的赢家。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巴菲特偏离了他传统的焦点时,结果并不总是那么漂亮。最近的例子是投资100亿美元购买西方石油的优先股。虽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以及它会对美国页岩行业的影响,但巴菲特也意识到西方在收购阿纳达科时负债累累。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在其西方投资上湿了身。
2.他重视经过验证的品牌企业, 而不是潜在的高回报飞镖投掷
巴菲特的成功还源于他如何押注于经过时间考验的业务,这些业务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华尔街可能痴迷于增长类股,但这从来就不是奥马哈先知所做。他宁愿买进成熟、久经考验的企业,并长期坚持这些投资。
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最长的投资(自1988年以来),亦是最好的例子。可口可乐在全球运营(除了北韩和古巴这两个国家)。它是世界上最为认可的品牌之一,控制着发达国家高达20%的冷饮市场份额。可口可乐也有20多个品牌,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
巴菲特喜欢不需要维护的企业。这正是买入可口可乐的原因。
3.值得信赖的管理团队是投资必须
巴菲特还重视值得信赖的、称职的管理团队。不断寻求创造股东价值、保持或扩大现有市场份额的高管正是巴菲特在投资中所寻求的。
以苹果的库克(Tim Cook)为例。他代表了巴菲特从高管那里寻求的一切。库克正把苹果转向利润更高的服务。他还一直依赖异常低息的债务,以支持积极回购股票。
另一方面,在富国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如坐旋转木马般不停更换,所以就将其股份削减了3亿多股。富国银行承认在2009年至2016年之间开设350万个未经授权的帐户,作为分行一级积极交叉销售运动的一部分。消费者的信任受到严重打击。巴菲特对管理层缺乏信心似乎表明他打算完全退出这一仓位。
4.收息股总是头等在心
投资收息股在巴菲特的长期成功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巴菲特专注于收购具有明显优势的成熟企业,这意味着许多这些公司都是盈利的,更有可能支付股息。在大流行爆发之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有望在2020年实现股息收入约47亿美元。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航空公司股票都受压,少数其他收入股票减少或暂停其支出。尽管如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收入仍远高于3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收息股在历史上的表现优于不派息的股票。摩根资产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2013年的报告发现,在1972年至2012年之间发起和提高派息的公司的平均年化回报率为9.5%。相比之下,没有派发股息的股票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的年化回报率只有1.6%。
5.允许投资发挥出效果
可以说,巴菲特在投资方面最有力的事就是什么也不做。他买进他认为伟大的企业,然后坐到他的手中很多很多年。换句话说,巴菲特让复合效果一直工作到发挥其魔力。投资期限越长,复合性越强。
自1982年以来,巴菲特的净资产占其当前净资产的99.6%(1982年为3.76亿美元,2020年865亿美元)。事实上,他的净资产有80%是1996年以来产生的。
6.巴菲特与称职的投资者在一起
最后,巴菲特的成功取决于自己拥有一支称职的投资团队。得力副手查理·芒格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猛将Todd Combs and Ted Weschler可以帮助填补巴菲特通常避免的研究领域。
例如,Todd Combs and Ted Weschler在提高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医疗保健和技术行业的风险敞口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巴菲特并不是保持临床试验资料的忠实粉丝,高科技创新从来就不是投资的重中之重。随着投资者在自己身边取得成功,巴菲特大大增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长期为股东积累财富的机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