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爱的银行股 是不是普通人的鸡肋?

2021-04-29 17:10 腾讯自选股

问:现在是投资银行股的好机会?

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重仓了银行板块,我了解银行的生意逻辑,从预期看,现在的价格不贵。我认为10年后,这些银行股会值更多钱,成为最好的投资标的,而且很大几率上我是对的。

--------2019.08.27雅虎财经专访巴菲特

话音刚落,次日,美国银行的股价便从2019年最低点26.47美元反弹至年底的35.72美元,涨幅近35%。

银行股绝对是股神最青睐的赛道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富国银行的操作。

1989年和1990年,巴菲特两次共投资2.894亿美元买入富国银行500万股普通股。1992年和1993年巴菲特又再次投资1.343亿美元买入179万余股普通股。1996年巴菲特又投资7410万美元买入50.02万股,共持有富国银行7291418股普通股。后来少量减持,2004年又少量增持,至2004年底共持有5644万余股普通股。

如果按收益来计,富国银行投资成本4.63亿美元,总市值35.08亿美元,巴菲特投资15年总盈利30.45亿美元,投资收益率657.67%。

当然,后续的股东信里,银行股也是常客。资料显示,2007年巴菲特投资组合为总市值688亿美元,其中5只银行股市值197亿美元;2011年投资组合总市值662亿美元,其中5只银行股市值198亿美元,以富国银行和美国运通持仓最重。

以时间来看,巴菲特持有银行股的时间周期也非常长。富国银行持有至今已近30年,美国运通银行、MT银行持有至今也已经21年。

股神为什么偏爱银行股?

1.银行业是好行业

巴菲特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对银行股的喜爱。巴菲特表示对其拥有的银行感觉很好,与大多数其他证券相比,非常有吸引力。

“银行业是一个好行业,如果你在资产方面不做蠢事。”巴菲特在 1990 年致股东的信中这样说道,“

由于银行业 20 倍杠杆会大幅放大经营管理的优劣,我们无意以便宜的价格购买管理水平低下的银行股;相反,我们只在意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管理良好的银行股票。”

2. 股神爱死了股票回购

巴菲特认为他所持有的银行股大多数每年都在回购,所以他在一分钱不花的情况下,持有比例也会上升。

巴菲特在 2016 年致股东的信中写到,“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多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过的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回购股票。许多公司回购股票的数额相当惊人。我们非常喜欢股票回购,因为我们相信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回购的股票在市场中都是被低估的。毕竟,我们持有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股票被低估了。当一个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公司流通股数量不断下降,股东将会非常受益。”

3.对本国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业长期看好

巴菲特投资想法来自于接地气的常识,众所周知的“国运”。巴菲特赌注银行股,他认为金融业不可能长期陷入困境,他投资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金融银行股票,若金融业长期陷入困境,那么国家经济将长期面临困境。

巴菲特早年投资富国银行的逻辑对投资今天A股市场的银行股有哪些借鉴意义呢?目前银行股的价格和当时有没有可比性?先来看看巴菲特是怎么分析银行业的。

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标准非常高

巴菲特早在1969年就曾买下过伊利诺国家银行,当时看中该银行一直保持着低成本运营的优势,收购该银行后,其表现一直出色,盈利水平上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1979年,资产报酬率高达2.3%,是同行的三倍。

取得这样成绩主要有三个因素:

(1)定期存款占比高,达到50%,挤兑风险小。

(2)注重成本控制,保持着强劲的资产流动性并避免了货币市场借款。

(3)注重风险控制,贷款产生的坏账率水平只有商业银行平均值的5%。

这些好成绩都归结于一点就是拥有优秀的管理层。1980年,因银行控股公司法要求,伯克希尔处理了了这家银行的股份,巴菲特也从这次成功投资的经历中看清了银行业的商业模式,风险控制和低成本运营才是核心竞争优势。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曾明确表示,他并不热衷于投资银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杠杆太高,高杠杆的放大效应将所有的优势和缺点都成倍放大,只要资产出现一点问题就有可能把股东权益全部亏光,所以优秀的管理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巴菲特表示:“我们对于用便宜的价格买下经营不善的银行一点兴趣都没有,相反地我们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经营良好的银行。” 1990年,巴菲特又发现了一个让他动心的机会,大量增持富国银行,那他到底看中富国银行什么呢?

1.优秀的管理层

巴菲特将富国银行的经理人Carl Reichardt与Paul Hazen与那资本城/ABC的Tom Murphy与DanBurke相媲美,极力的夸赞两人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并尊敬对方,保持良好合作,而且经营理念相同,都很注重成本控制,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低成本运营+风险可控

富国银行的业务竞争优势明显,一直都是美国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银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银行业里,业绩相当稳定。富国银行资金成本低,客户基础庞大。总之,各项指标都非常优秀。

巴菲特当时做了最坏的评估,即使发生房地产大幅下调的风险,也不会造成大幅亏损甚至倒闭。若富国银行全部480亿贷款中有10%在1991年发生问题,即不良贷款额为48亿,且估计其中有30%的本金将收不回来,必须全部转为损失(包含收不回来的利息),那么损失的本金总额约15亿,在这种情况下,这家银行还是可以损益两平。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当低,但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而且利润只是暂时性的短期下降,对长期投资的现金流影响不大。

3.合理的价格

巴菲特是在一片混乱之间买入富国银行股份的,1990年前后,美国西海岸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困境,美国银行业股价都大幅下跌。富国银行作为美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银行之一,也难以幸免,股价在低位徘徊。1989年,巴菲特已经买入了富国银行约85万股的股票,每股成本估计约为70美元,市盈率约7倍,市净率约1.5倍。当1990年股价进步下跌后,他又大幅买入,年底共持有500万股,占富国银行总股数的9.7%,总买入成本为2.89亿美元,每股成本为57.9美元,市净率1倍,市盈率4.3倍。

总结

1990 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股鲜有人问津之时,巴菲特以很低的估值重仓买入富国银行;08 年金融危机中投资高盛;2011 年投资美国银行。巴菲特于房地产泡沫危机中抄底富国银行、次贷危机 中投资高盛和美国银行,均与当时市场中因恐慌而大量抛售的投资者相反。而这几笔投资都为伯克希尔带来了高额的回报。

"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将要增加大量资本,会减低未来的收益。但我认为现在的银行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有大量资本,贷款损失已经大幅下降,资产质素良好。银行现在最大问题是他们有太多钱,想放贷,但不易。"

--------2013年股神巴菲特做客美国CNBC电台

银行业并不是我们的最爱,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资产约为股权的20倍,这代表资产发生一点问题就可能把股东权益亏光。

由于20:1的杠杆会扩大管理效率,因此我们对便宜的价格买下经营不善的银行一点兴趣都没有。相反我们的唯一的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优秀的银行

--------巴菲特1990年致股东信

目前A股的银行股市盈率普遍在5〜7倍,与当年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市盈率水平相差无几,市场表现了极度担忧的悲观情绪,近两年银行的业绩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很多人不看好银行未来的发展,表现出对银行坏账的担忧。

现阶段,房住不炒,以及市场上传出的房产税试点让人们有了对房地产新政导致价格下跌的担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担忧又不免令人联想到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出现并导致破产。

其实银行是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中泰证券认为:银行股的核心投资逻辑是宏观经济,这是我们持续推荐银行股的逻辑。宏观经济的“量”是银行股投资的短期逻辑,宏观经济的“结构”则是银行股的中长期逻辑。如果制造业持续复苏发展,银行估值会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A股市场的银行股和当年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时的情景,是否有几分相似呢,而且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比当时要好。当然,历史不能代表未来,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目前到底是不是投资银行股的好时机,一切都由时间来验证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