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读丨泡泡玛特上市首秀!营收同比增长49%,潮玩的故事才刚开始

2021-03-26 17:09 华盛学院 独家

今日午间,泡泡玛特发布了2020财年财务报告。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跌1.02%,报53.6港元。

来源:华盛证券

据2020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去年全年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49.3%。毛利15.94亿元,同比增长46.2%;经调整后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25.9%。

来源:公司财报

作为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及主要推广者,泡泡玛特公司旨在用“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年内,公司仍以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广为主要业务重点。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泡泡玛特的发展速度仍然非常可观,全年累计销售超过5000万只潮流盲盒。

一、多个自有IP强势崛起,营收放量显著,全产业链平台价值凸显

泡泡玛特的自有品牌产品是公司的主要商品类型,据公司财报,泡泡玛特2020年自有品牌产品收入21.36亿元,自主产品收入占比85.0%,总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净利润率也保持在高位水平。

独立发展自有IP创作设计,形成核心创造力垄断一直以来都是泡泡玛特公司的重要战略。在根据IP划分的收入中,2020财年内,公司自有IP收入为9.7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6.14%。独家IP收入则从2019年的5.97亿元增长至2020年7.12亿元,增长了19.2%;非独家IP收入4.44亿元,增长了178.1%。

来源:公司财报

公司不断丰富IP类型、输出风格更为多样化的产品,在传统头部 IP Molly 和PUCKY 之余,另外两大IP也迎来成熟爆发期,销售数据liangyan占比不断攀升。头部IP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收入占比更加均衡健康,在2020年其他IP的收入占比已达53.3%。

来源:经济观察网

二、疫情之下,逆流而上:线下加速布局,线上迅速增长

从线下门店来看,公司财报显示,2020年泡泡玛特在中国大陆地区共开设门店数量从2019年末的114家增至187家,新增76家,已覆盖38个城市,收入同比增长35.5%;

来源:泡泡玛特线下店

机器人商店数量自2019年末的825家增至1351家,新增526家,已覆盖77个城市,收入同比增长32.2%。

来源:泡泡玛特机器人店

从线上渠道来看,泡泡玛特线上渠道包括天猫旗舰店、泡泡玛特抽盒机、京东旗舰店以及其他线上渠道,2020年线上业务收入达到9.51亿元,同比增长76.5%。天猫旗舰店收入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61.5%,2020年双十一期间总销售额超1.42亿元,一举摘获天猫大玩具排行第一名,成为天猫玩具行业第一个进入“双十一亿元俱乐部”的品牌旗舰店。泡泡玛特在微信平台上自主研发设计的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也于2020年实现了4.66亿元的收入,较2019年增长了72%。

来源:泡泡玛特抽盒机

三、会员规模迅速扩大,潮玩出圈再下一城

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多方联动和持续扩张,和公司自有IP的日益丰富,公司同步加快了全渠道会员运营的步伐。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累计注册会员总数从2019年末的220万人增至740万人,新增注册会员520万人的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为88.8%,同比增长9.9%。

为不断加强对潮玩行业的影响力,率先占领用户心智,进行品牌推广和消费者教育,2020年泡泡玛特还举办了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本次展馆总面积近20,000平米,吸引了500名设计师和超过300个潮流玩具品牌参展,参观人次再次超过十万。

2020年11月推出的会员内刊《PLAYGROUND》,通过杂志的更具仪式感、稀缺性形式传达了泡泡玛特独特的品牌文化和潮流文化趋势,同期发布的《潮流玩具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亦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和粉丝的热烈反响。

2020年底,泡泡玛特与荔枝播客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21年3月17日正式发布潮玩播客POP PARK,被认为是潮玩出圈进入声音时代的重要尝试。

来源:荔枝播客,泡泡玛特

四、全球扩展海外业务,同时布局影视、乐园等项目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方面,2020年海外收入增长176%,收入占比进一步增长至全年整体收入的3% 。泡泡玛特首家海外门店于2020年9月5日在韩国首尔开业,征服了一众海外用户,还将不断向东南亚辐射扩展,海外市场作为待开发的蓝海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泡泡玛特正积极布局“IP可持续运营”,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格局。除了在行业内纵向深耕,还在行业外横向探索,包括乐园、影视内容、美术馆、当代艺术等潜在方向。

随着消费升级、互联网发展,泛二次元人群逐渐破圈,盲盒的发展仍在早期阶段,若泡泡玛特能保持先发优势,在原创设计、渠道和用户资源方面持续领先,形成规模效应和滚雪球效应,则有望持续破圈,继续引领Z世代的潮玩风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