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圆通获阿里增持背后: 数字化物流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来源:21Tech
作为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还在提速。
9月1日,圆通速递发布公告显示,已经与阿里巴巴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推进快递物流、航空货运、国际网络及供应链、信息技术等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
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阿里向圆通加大注资,在圆通的股份比例提升了12个百分点。
数日前,就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阿里正计划控股圆通,但当时阿里对“控股”的说法予以否认。此番增持后,阿里系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2.5%,确实没有控股。
不过,阿里巴巴仍为圆通速递第二大股东,圆通创始人、董事长喻渭蛟夫妇仍然控制公司超过41%股份,依然是圆通速递的实际控制人。
受到这一消息刺激,圆通速递今日盘中强势拉升,尾盘封涨停,全日成交35.7亿元。同时,在港交所上市的圆通速递国际盘中暴涨,截至当日收盘,该股大涨259.3%,收报7.15港元。
圆通Q2增速居首
圆通速递在公告中表示,双方基于优势资源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契合,本着“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快递物流、航空货运、国际网络及供应链、数字化技术等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客户服务能力及全球化拓展能力。
这一合作的举措,有望继续帮助圆通扩大市场。近日,圆通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圆通2020上半年实现营收145.8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归母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12.55%;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8.15%;其中,Q2实现营收90.47亿元,同比增长20.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40.6%。
这一增速实属不易。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21Tech梳理财报发现,在2020上半年,四家快递企业单票价格均出现下滑,其中,顺丰单票价格下滑22.18%,韵达下滑28.48%,圆通下滑25.47%,申通下滑21.98%,均超过20%。
不过,从净利润方面来看,圆通在通达系中,是唯一一家实现正增长的公司。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加盟制快递中名列第一。其主要原因在于快递成本端的持续改善。随着圆通在自动化设备、车辆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及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提升,成本端有望持续优化。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圆通公司单票运输成本0.5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1.26%。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认为,快递价格战促进了物流企业整合。价格战进行到一定程度,各个快递头部企业市场的权重不断增强,实现快递企业之间的整合或加强合作。阿里巴巴入股,不仅可以优化圆通运营模式,加强双方之间的技术创新,对提质增效以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国际化布局
除了优化成本端的要素,圆通速递还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边界。
2020 年上半年,圆通推进运行创新的转运中心管理模式,强化正向激励和末位淘汰机制,转运中心管理层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转运中心运转效率明显提升,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随着国内快递行业逐步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其目光也从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自有航空运输网络有望成为行业竞争的制胜点。
2015 年 10 月,圆通航空正式开航运营,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之一。目前,圆通速递自有机队数量12架,其中,波音757-200共 5 架,波音737-300 共7 架。
今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用品采购运输需求大幅提升,2020 年上半年,圆通速递国际实现空运业务量 5万吨,实现外部销售收入近5亿元。圆通速递国际实现主要业务收入220130万港元,净利润达到9546万港元,同比增长超1700%。
事实上,从2007年起,喻渭蛟第一次出国考察,去了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城之后,便确定了航空战略,让多种运输方式同时结合,提高快递效率。“那时我就觉得,没有飞机的快递公司,不能算是真正的快递公司。”喻渭蛟曾经表示,希望桐庐的快递不仅是中国的民营快递,相信未来5-10年肯定会有一家或两家世界级的快递企业,代表中国,面向全球。
此外,在2019年8月,圆通集团与浙江嘉兴市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计划在嘉兴机场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依托该枢纽打造立足长三角、联通全国、辐射全世界的超级共享联运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
得益于阿里巴巴带来的巨大业务量,桐庐系快递的业务量增速和营业收入增速,都远超同行。四通一达2019年业务量462亿件,较去年增加134亿件,增幅41%,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近16个百分点。在营收方面,四通一达营收总额接近15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行业增速25个百分点。
推进数字化转型
除了内部精细化运营和加快全球市场布局,对于圆通来说,此次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契机在于数字化转型。在过去多年,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双方最终能形成战略合作的基础。
2005年,圆通作为第一家接入淘宝网的加盟制快递,率先打开了淘宝包邮的心智。此举直接推动了当时的圆通业务量暴增,在桐庐系快递的竞争中后来居上。
圆通也是较早接受阿里投资的头部快递公司。2015年5月14日,阿里巴巴宣布,已联手云锋基金,战略投资圆通速递。彼时,圆通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老大哥”申通快递,排到了民营快递公司第一位。
不过,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另一家快递公司百世汇通。
对于此前引入阿里的投资,喻渭蛟表示,引入阿里是希望双方能够共同打造国际化的快递企业,增加产品的多样化,提升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体验。“目前国内民营快递与UPS、fedex等国际快递巨头还有不少差距,不管是在管理团队还是运营网络还是信息系统上,而相信阿里在缩小这些差距上会有所帮助”。
五年过去了,这一愿景越来越近。圆通速递在公告中称,圆通与阿里、菜鸟战略合作重点包括全球化和数字化。疫情以来,圆通速递自有飞机深入参与了菜鸟全球包裹网络运行,执飞了菜鸟前往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外贸和抗疫运输。圆通与菜鸟在香港共同投建的世界级物流枢纽,也在快速建设中。
据悉,在数字化方面,圆通与菜鸟将联合开发运营快递物流先进设备,建立智能物流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升圆通业务运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支持以喻渭蛟为董事局主席的圆通速递全面发展,加强资本、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圆通速递高质量发展。
此前,对于阿里系入股的初衷,通达系多名高层均表示,期待双方围绕面向新零售的快递、末端、仓配、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并在智慧物流方面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水平。
“阿里和圆通的这轮合作完全在预料之中,两家公司已经合作10多年,持续合作是顺理成章的事。阿里增持圆通的比例比外界之前预计的要低,圆通创始人占股超过41%,还是牢牢控制着这家公司。这种情况也是阿里和圆通都乐于接受的。”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这次深化战略合作既加深了双方在物流上的合作,圆通又能发挥自己在航空、国际等领域的特长,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相信随着阿里技术输入,很快会看到圆通更多变化。
目前,京东主攻下沉市场的众邮快递已在全国起网,一直盘踞在五环外的拼多多系的快递公司极兔速递也已经浮出水面,顺丰的丰网快递也拿到了区域牌照。面对加盟制快递领域的新入局者,四通一达更坚定地选择了阿里。
业内人士指出,阿里系增持通达系中任何一家快递企业都不足为奇,本身通达系快递企业的主要流量来自阿里电商平台,在电商平台竞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双方以后的合作将越来越多。